第605章:经济奇迹
推荐阅读:带着空间,躺平青石湾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强颜之欢笑 苍莽世界 弑神斩魔称霸大陆 重生成为反派也要刷好感? 免费游戏真香?那来玩DNF吧 武极魔神 金主大人请躺好 末世,抢劫海外天量物资我无敌了
青州的经济过热现象已经引起了高层的重视。
按照一般经济学理论来说,当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潜在增长速度6%以上时,就可以被认定为经济过热。
很明显,现在青州的经济增长绝对超速了。
一季度,青州市实际统计的GDP同比增长为48%,砍了一刀后公布了个39%,这都把上面吓了一跳。
这已经不是过热,这是高烧,都39度了!
经济增长当然是好事,但投资过热会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通货膨胀,物价飙升;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污染;交通、治安压力陡增……
据不完全统计,青州市周边县域乡镇,新建扩建的砖瓦厂就有二十余座,这个产业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村里有土地就能干。
新开业娱乐场所数以百计,因为娱乐产业是刚需,兄弟们赚了钱就得花,花不出去不舒服斯基。
先前并没有计划来青州投资的公司,比如汽车、建材、工程机械,都在争抢落户,生怕来晚了吃不到肉。
交通压力增大,就必须修路,增加交通工具;
外来人口暴增,相应的要增加电力、消防、医疗、教育、治安方面的公共投入,又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过热。
涉及民生的行业,诸如餐饮、出租、房租、地产、技师等,以每月3%的通胀速度,已连续增长五个月,上个月甚至达到了3.5%,给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带来不小的压力。
九十年代初期,国内就有过经济过热现象,当年某个省份地产暴雷,殷鉴不远!
以往,应对经济过热的金融工具是加息、收紧贷款、控制和减少固定投资规模,但这些办法对眼下的青州来说没用。
因为目前青州的投资主力,是陈元生和宋乔安“拉来”的港资,人家不需要贷款,加息也不知道便宜了谁。
好在青州的经济过热是孤立现象,并非整个社会的普遍现象。
高层和省内协同,紧急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市场供应,抑制物价通胀,既要保证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又要保证基础民生。
因为不管经济如何高速发展,总有一批人享受不到时代红利。
哪怕二十年后的某些大都市,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在逼仄的房子里,拿着远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收入。
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不是谁都有资格享受的。
你总得让那些月收入三五百的人活下去。
不过,经济的超速发展,让青州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让普通人在北上广深之外,有了新的冒险选择;
让高学历人才有了新的就业方向;
与此同时,青州也开始吸引国际视野,海外媒体在关注和报道大陆发展的时候,经济增速最快的不再是某些沿海城市,而是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内陆城市。
在世界近代史上,其实不缺经济奇迹。
比如莱茵河奇迹,是指二战后德国的快速崛起。
汉江奇迹,韩国从六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的三十年时间,国家生产总值增长200多倍,人均产值由100美元增长至13000美元。
日本经济奇迹,从二战后的1947年到1977年,日本用三十年时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香港、新加坡也都是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经济奇迹。
改开以来,中国也在创造经济奇迹,比如春天的故事。
实践证明,只要海量资金砸下来,任何经济体都能快速发展。
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接住。
盖一堆高楼大厦并能不代表经济发达,还要看后续的产业能不能接盘,看一个城市如何对待弱势群体。
首富一家人住几十层高的大楼,富二代们开着跑车炸街,大批穷人一家六口挤在二十平的房子里,那不叫社会发达。
进入四月份之后,青州市政府、高新区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
高层督导,警民联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扫黑除恶行动,严厉打击车匪路霸,村霸乡霸、用暴力垄断行业的黑恶势力,深挖保护伞。
市住建局主导建设60万平的“廉租房”,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短短的一年时间,青州市房租价格已经翻番,有些民工为了节约房租,甚至睡公园、睡桥洞;有的当地老乡为了赚房租,在自家宅子上盖起毫无安全保证的三层小楼,发生了楼房坍塌砸死、砸伤9人的惨剧。
高新区科技创业扶持计划,只要被定义为科技型创新企业,最高可享受每年100万的创业补贴。
高新区人才引进计划,公司注册地址和社保缴纳在高新区,员工为全日制新毕业本科生,可享受每月150元的住房补贴,为期两年;研究生每月300元,为期三年;博士生每月500元,为期五年;企业享受一半社保补贴。
高新区海外科技人才创业百强计划,除资金补贴外,加强政策、金融、法律、知识产权服务等精准高效的专业服务。
高新区国际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这些政策如果是放在二十年后,根本不稀奇,因为各大城市都在开展抢人大战,相关政策层出不穷。
但在99年,这些政策极具轰动效应:原来刚毕业的大学生能享受真金白银的补贴?博士生一年白拿6000块钱,连拿五年就是三万,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其实,高新区并没有多少钱,毕竟税收才刚刚起步,花钱的地方很多,财政主要还是靠市里拨款。
但这是一种态度,是政策走在产业之前的态度,是勒紧裤腰带发展科技产业的态度。
…………
4月10日下午,省委和市委相关领导接待了来访的郭老板(鹤年)和吕老板(志和)一行。
郭老板马来人,产业庞大,八十年代就大笔投资国内十几亿美元,旗下香格里拉酒店、国贸饭店已经在内陆数个城市落户。
在宋晋生宣称200亿投资青州之后,郭老板就专程造访过他,了解一下青州的市场前景,有想法将香格里拉酒店扩张到青州。
宋晋生充分发挥“港商投资企业服务协会”名誉会长的作用,积极促成郭老板来青州投资。
至于吕老板,则是应陈元生的邀请而来。
本来陈元生是让宋晋生牵线,如果可能的话亲自到香港拜会一下,但吕老板对突兀崛起的青州挺感兴趣,决定亲自来看看。
两人是前天到青州的,孟宪坤、周景民陪同郭老板造访了数字动力集团,考察了数字动力城施工现场。
吕老板则在陈元生的陪同下,先后到访了曙光电子、黑石软件、御景国际商业街、千纸鹤总部,江东工业大学。
两位大老板的访问之行颇有成效。
市委决定联合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数字动力集团、都市花园酒店集团,共同投资1.7亿美元建设“青州香格里拉国际会议中心”。
其中市委以高新区一块地皮和1000万美元投资,占股20%;
香格里拉集团占股51%;
数字动力集团和都市花园酒店集团分别占股份15%,14%。
国际会议中心其实是侧重于会议、展览、博览、发布会的五星级酒店。
会议中心建成后,由香格里拉集团负责运营,也叫带资运营。
吕老板则决定投资2亿在青州建立嘉华集团建材分公司,与远盛建筑合作建设30万平住宅小区。
在访问工业大的过程中,饶校长向吕老板重点介绍了李云溪博士,介绍了工业大将在高新区建设新校区发展集成电路、软件专业等国际尖端学科的决心,以及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情况。
吕老板很有感触,当场决定捐款5000万元,用以新校区及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https://www.shudi8.com/shu/701710/2837527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