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强盛!这就是天朝上国吗?
推荐阅读:宝可梦:开局一座精灵牧场 20世纪巫师生存指南 四合院:从少年到首富 盘龙之规则超脱 踹掉前夫后,我和他弟破镜重圆了 开局退婚女帝,我选魔道小黑莲 大秦:始皇竟要培养我当女帝 魔尊狂妃:逆天布阵师 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 四合院:给我逆天悟性却不给知识
翌日清晨,阳光洒满应天府,礼部官员早已备好车马,带领各国使者开启了一天的参观行程。
车队首先驶向应天府的核心街市——朱雀大街,刚行至街口,各国使者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停下了脚步。
朱雀大街宽阔平坦,青石板路被清扫得一尘不染,两侧商铺鳞次栉比,绸缎庄的绫罗绸缎在晨光中泛着光泽,粮行的米缸堆得像小山,酒肆的幌子随风飘荡,伙计们热情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百姓们身着整洁的棉布衣裳,脸上带着安稳的笑意,孩童们提着纸鸢穿梭其间,偶尔有满载货物的马车驶过,车轮碾过石板的声响与街市的喧闹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鲜活的盛世图景。
“这……这便是大明的街市?”占城使者阇耶僧伽跋摩五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
他曾听闻大明富庶,却从未想过会富庶到这般地步——自家都城的街市,商铺不过数十家,百姓大多面黄肌瘦,哪见过这般人人安居乐业的景象?
他身旁的真腊侯阇耶跋摩八世更是激动,伸手抚过绸缎庄橱窗里的丝绸,语气中满是自豪:“往后,我真腊子民也能用上这般好的丝绸了!能成为大明的一份子,是真腊的福气!”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蒙古与女真部落的使者。
蒙古使者攥紧了手中的马鞭,眼神中满是忌惮——他想起自家部落的牧民,常年在草原上漂泊,遇到灾年便颗粒无收,只能靠劫掠为生,与大明百姓的安稳生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尤其是岭北被明军占领后,这片曾是蒙古部落赖以生存的草原牧场,彻底成了大明的军事重地。
那个让蒙古人恨得牙痒痒的徐允恭,一接管岭北便雷厉风行,不仅派人修缮了旧日的城防,更将牧场里的良马尽数收拢,挑选军中精壮之士,日夜操练骑兵。
他根据草原地形调整战术,摒弃了明军以往惯用的步兵阵法,让士兵们学习蒙古骑兵的奔袭技巧,再结合大明的火器优势,没多久便打造出一支骁勇善战的岭北铁骑。
这支铁骑的战马皆是牧场里挑出的千里良驹,士兵们身着轻便的铁甲,手持马刀与短铳,机动性与战斗力远超以往的蒙古部落骑兵。
每次有蒙古部落试图南下劫掠,不等他们靠近边境,岭北铁骑便已疾驰而至。
马蹄踏过草原,扬起漫天尘土,马刀挥舞间,蒙古骑兵纷纷落马,短铳齐射时,更是打得蒙古部落溃不成军。
有几次,几个实力较强的蒙古部落联合起来,想要夺回岭北牧场,结果依旧被徐允恭的岭北铁骑打得丢盔弃甲,连牧场的边都没摸到。
一来二去,蒙古部落彻底被打怕了,别说南下劫掠,就算在自家草原上放牧,都得时刻提防岭北铁骑的彻底队。
以往在草原上耀武扬威的蒙古骑兵,如今见了岭北铁骑的影子,便吓得转头就跑,连头都不敢抬,只能在偏远的草原角落苟延残喘,再也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女真使者也悄悄低下了头,心中满是慌张,他原本还存着几分侥幸,觉得女真部落地处山林,大明未必能彻底掌控,可眼前的繁华让他明白,大明的国力早已远超他们的想象,若再心存二心,恐怕只会自取灭亡。
离开街市,车队来到国子监。
刚踏入校门,朗朗的读书声便扑面而来,身着青色儒衫的学子们端坐于讲堂内,手持典籍,跟着先生诵读《论语》,神情专注而肃穆。
国子监内古柏参天,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藏书楼里摆满了各类典籍,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泛起淡淡的金光。
礼部官员引着使者们走进一间讲堂,先生正讲解《大明律》中“仁政爱民”的章节,学子们不时举手提问,气氛热烈。
真腊使者凑近书架,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本《农政全书》,翻开一看,里面详细记载着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他连忙对身旁的随从说:“快记下来!这些方法带回真腊,定能让百姓的收成再翻一倍!”
占城使者则驻足于书画展前,看着学子们绘制的《大明疆域图》,当看到真腊、占城的位置被清晰地标注在大明疆域内时,眼中泛起了安心的光芒——能依托如此强盛的大明,自家邦国再也不必担心被周边势力侵扰了。
蒙古使者站在角落,听着学子们诵读“天下大同”的理念,心中愈发沉重。
他想起以往蒙古部落与大明的战争,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如今大明不仅军力强盛,更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想要与之抗衡,简直是痴人说梦。
女真使者则盯着藏书楼里的典籍,暗自心惊——大明不仅有强大的军队,还有这么多有学识的人,难怪能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他们部落里识文断字的人寥寥无几,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最后一站,是大明的军器局。
刚靠近军器局,便能听到里面传来的打铁声,铿锵有力,充满了力量感。
走进局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新式火炮,炮身锃亮,炮口直指前方,仿佛随时准备喷发怒火;旁边的架子上,摆放着各式火枪,枪管细长,做工精湛,还有一些士兵正在操练,火枪齐射时的声响震耳欲聋,硝烟味弥漫在空气中。
“这便是大明的火炮?”阇耶跋摩八世走到一尊火炮前,伸手轻轻抚摸炮身,眼中满是敬畏。
他曾在南洋见过大明水师的战船,却从未近距离看过如此精良的武器,有这样的军器支撑,大明的军队怎能不强大?
阇耶僧伽跋摩五世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他上前询问士兵火枪的射程,当得知火枪能在百步之外击中目标时,不禁感叹:“有大明的军队保护,我们再也不怕海盗侵扰了!”
蒙古使者看着这些新式武器,脸色惨白。
他想起自家部落的弓箭,与大明的火枪火炮相比,简直是原始的工具,若是大明用这些武器进攻部落,他们根本毫无抵抗之力。
女真使者则悄悄后退了几步,心中的慌张变成了恐惧——他原本还想着囤积一些兵器,以备不时之需,可现在看来,大明的军器水平早已远超他们,任何反抗都只会是徒劳。
参观结束时,夕阳已西斜。
各国使者坐在回程的马车上,心情各异。
真腊、占城的使者们兴奋地讨论着今日的所见所闻,畅想着归附大明后的美好生活,语气中满是骄傲与自豪;而蒙古、女真的使者们则沉默不语,脸上的忌惮与慌张难以掩饰,心中的二心早已被大明的强盛彻底碾碎。
他们都明白,今日的参观不仅是见识大明的繁华与强盛,更是大明向他们展示的实力与底气。
从街市的富庶到国子监的文脉,再到军器局的威慑,大明用实际行动证明,它不仅有能力治理好自己的疆土,更有能力庇护归附的邦国与部落。
而那些心存侥幸、妄图对抗大明的势力,终将在大明的天威面前,彻底臣服。
(https://www.shudi8.com/shu/699374/3535090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