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努力奋进
推荐阅读:我凭一把刀,砍出了万古长青 美人棺,娶尸妻,镇阴阳 舔你时你出轨,我闪婚你哭什么 官道:窝囊废火速提拔,官场震动! 不装舔狗后,她踹了渣男嫁亿万总裁 仙隐龙尊 快穿之颠倒众生 渣男要退亲?我种田暴富他悔疯了 妖娆千金之逆袭 摆烂继父,养女越强我越躺!
消息传到皇宫时,朱雄英正对着一份奏折皱眉。
奏折是工部尚书呈上来的,说随着铁路修建范围扩大,钢铁需求量激增,现有的铁矿产量已经跟不上了。
他放下奏折,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思索着对策。
“殿下,农部侍郎李存义求见。”
太监的通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让他进来。”
朱雄英坐直身子,心中有些期待。
李存义负责海外水果培育,想必是有好消息传来。
果然,李存义一进殿就满脸喜色,躬身禀报道:“殿下,好消息!咱们在江南培育的荔枝树,今年终于结出果实了!
虽说产量还不算高,但味道跟南越运来的一模一样,而且比海运过来的更新鲜!”
朱雄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连忙问道:“真的?果实品质如何?有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李存义激动地说道:“回殿下,品质绝佳!
咱们借鉴了高产粮种的培育经验,在江南选了三块不同土质的地块试种,经过两年的改良,终于摸清了荔枝树的习性。
现在结出的荔枝,果皮更厚,方便储存,而且耐寒性也比原来强了不少,只要做好防寒措施,在江淮一带也能种植。”
朱雄英听了大喜,站起身走到殿中,来回踱了几步:“好!太好了!
李侍郎,你们做得好!当初朕让你们培育海外水果,就是为了让百姓能吃上新鲜实惠的水果,不用再花高价买海运过来的。
现在荔枝试种成功,这是个好开头。
接下来,你们要尽快总结培育经验,先在江南地区小规模推广,让果农们先尝到甜头。
另外,储存问题也要尽快解决,朕记得之前跟你们提过用石灰水浸泡、地窖储存的方法,你们试过了吗?”
李存义连忙答道:“回殿下,试过了!
用石灰水浸泡后再放进地窖储存,荔枝能保存半个月左右,比原来多了整整十天!
而且口感几乎没有变化。
不过,地窖储存需要专门修建地窖,成本不低,普通百姓可能负担不起。”
朱雄英点点头,思索道:“这好办。朕让工部制定统一的地窖修建图纸,再从内帑里拨些银子,在江南各州县修建公共地窖,租给果农使用。
另外,你们还要跟商人们合作,让他们提前预订水果,这样果农们不用担心销路,也更有信心扩大种植规模。”
“殿下英明!”
李存义躬身行礼,心中对朱雄英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殿下不仅有远见,还处处为百姓着想,有这样的君主,大明何愁不兴?
几日后,皇城朱雀大街上的“南越鲜果铺”率先挂出了新招牌——“江南荔枝,现摘现卖”。
招牌一挂出,立刻吸引了大批百姓围观。
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汉子挤到跟前,好奇地问道:“掌柜的,这荔枝是江南种的?不是从南越运来的?”
掌柜的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脸上堆着笑,大声说道:“这位客官,您说对了!
这荔枝是咱们大明江南自己种的,刚从江南通过铁路运过来,比海运快了足足半个月,新鲜得很!
而且价格比原来便宜了三成,您要不要买一串尝尝?”
汉子有些惊讶,又有些怀疑道:“真便宜了三成?不会是味道不好吧?”
“您放心!”
掌柜的拿起一串荔枝,剥开一颗递过去,笑道:“您先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汉子接过荔枝,放进嘴里一嚼,清甜的汁水立刻在口中散开,比他去年买的南越荔枝还要好吃。
他眼睛一亮,连忙说道:“好吃!太好吃了!掌柜的,给我来两串!不,来五串!我要给家里人都尝尝!”
周围的百姓见了,也纷纷上前购买。
不一会儿,铺子前就排起了长队。
有孩子拉着母亲的衣角,哭闹着要吃荔枝;
有老人拄着拐杖,慢慢排在队尾,脸上满是期待;
还有些商人模样的人,直接跟掌柜的商量,想批量采购,运到其他地方去卖。
同一时刻,紫禁城御花园内,朱元璋正拄着拐杖缓缓散步,徐达陪在他身边。
两人看着远处皇宫外热闹的景象,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朱元璋感慨道:“天德,你看这大明,如今真是越来越有生气了!
以前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闲钱买荔枝这种南方珍果?
现在倒好,寻常人家的孩子都能尝到鲜了。
咱这大孙儿,比朕当年想的还要周全。”
徐达躬了躬身,眼中满是敬佩:“陛下说得是,皇孙殿下不仅懂政务,还懂民生。
就说那京西煤矿,当初臣还担心矿工安置会出问题,没想到殿下早就制定了章程,不仅给矿工发足工钱。
还建了学堂和医馆,让矿工家的孩子能读书,生病了能看病。
现在臣去京西巡查,看到矿工们脸上都带着笑,这比什么都强。”
朱元璋听了哈哈大笑:“好!好!朕没看错人!你跟着朕打了一辈子仗,最清楚百姓的苦。
如今大孙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你我都能安心了。
对了,辉祖那孩子最近怎么样?听说他把煤矿股份看得很紧,不肯轻易转让?”
徐达点头道,“陛下英明!前几日辉祖还跟我说起,成国公府的朱勇想求购股份,他没答应。
臣也叮嘱过他,这股份不是用来谋利的,是跟着殿下做事的凭证。
只要殿下需要,徐家随时愿意把股份的收益拿出来,支持朝廷办事。”
朱元璋拍拍徐达的肩膀,眼中满是信任:“朕信得过你,也信得过辉祖。
你们徐家,从来都是大明的忠臣。
现在朝堂上,有你这样的老臣镇着,有雄英这样的年轻人挑大梁,大明的江山一定能稳如泰山。”
徐达心中感动,躬身道:“臣定当鞠躬尽瘁,辅佐陛下和皇孙殿下,为大明鞠躬尽瘁!”
两人又在御花园里聊了许久,从江南的荔枝种植;
聊到山西的铁矿勘探,从铁路修建的进度,聊到海外贸易的规划。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映照出一片祥和的景象。
而此时的朱雄英,正在御书房里跟工部尚书讨论铁矿开发的事宜。
工部尚书递上一份地图,指着上面的几处地点说道:“殿下,经过勘探,咱们在山西、山东等地发现了几处大型铁矿,储量丰富,而且矿石品质也很好。
只要投入人力物力开采,一定能满足铁路修建和兵器制造的需求。”
朱雄英看着地图,手指在山西的位置点了点:“山西的铁矿离京西煤矿很近,可以利用现有的铁路运输煤炭,降低开采成本。
另外,山东的铁矿靠近海边,可以通过海运运往江南,支援江南的制造业。
不过,开采铁矿需要大量的人力,你们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既要保证铁矿的产量,也要保障矿工的安全和待遇。”
工部尚书连忙应下道:“臣遵旨!殿下放心,臣已经让人制定了矿工待遇标准,不仅给矿工发放足额的工钱,还会为他们提供住房和医疗保障。
另外,我们还会派专人负责矿工的安全培训,确保开采工作顺利进行。”
朱雄英满意地点点头:“好。铁矿开发是大事,关系到大明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
你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尽快启动开采工作。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能因为开采铁矿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影响百姓的生活。”
(https://www.shudi8.com/shu/698846/3555727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