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她要提前抢占市场
推荐阅读:仙隐龙尊 美人棺,娶尸妻,镇阴阳 我凭一把刀,砍出了万古长青 官道:窝囊废火速提拔,官场震动! 名气即实力,我在修仙界当顶流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向往的美丽生活 舔你时你出轨,我闪婚你哭什么 李道缘诗词歌赋 渣男要退亲?我种田暴富他悔疯了
姚红和宋学义闻言,皆是一怔。
姚红急忙从前台跑出来,拉住许知秋的手,满脸焦急慌乱的问她:“小许妹子,这是怎么了,你和顾团长在这里待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回京了,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吗?”
姚红属于关心则乱,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不是顾家在京城那边出事了,着急让许知秋和顾景行回去。
宋学义就冷静许多,只是略一沉思,就笑着上前安慰姚红说:“姚红嫂子,你别着急,我猜肯定是顾团长在边境表现优异,所以上面把他升职调任回京了。”
“这是好事啊,许姐跟着顾团长回京,前途肯定比待在这个边境小镇强不少。”
许知秋点点头,笑着安慰姚红说:“姚红嫂子,小宋说的没错,是上面觉得景行这几年表现不错,给他升职调任了,不是家里出事了才回去。”
姚红一看闹了这么大个乌龙,顿时红了脸,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出来,紧紧拉着许知秋的手,害羞说道:“嗨,你看我也真是的,脑子里净想些不好的事情。”
“还是小宋有文化,看的书多脑子也快,立马就反应过来了!”
“没事,嫂子也是关心我。”许知秋四下看了看,趁着病人还没来,简单和两人交代说。
“嫂子,小宋,我跟着景行回京,这镇上的医馆肯定是开不了了,你们两个也要想想以后才好。”
“小宋,你打算怎么办,要不要跟着我一起回京?”
许知秋满眼期待的看向宋学义,她是隐约记得,宋学义上辈子最后就是回到京城学习中医的。
京城有许多名家老中医,不少人都想收徒弟,宋学义在京城跟着他们到处学习,慢慢才有了后面的成就和地位。
果然,听到许知秋的话,宋学义连想都不想,立马点头说道:“许姐,你要是回京的话,我肯定跟着你回去!”
“正好,我在京城里也有认识的人,出来这么久,也该回去看看朋友了。”
宋学义笑了笑,那张清秀干净的脸庞,瞧着还有些害羞和不好意思。
许知秋估计是宋学义想跟着自己搭顺风车回去,就是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于是笑了笑,很贴心的主动说:“那你跟我们一起坐车回去吧。”
“反正带两个人也是带,带三个人也是带,不差你这一个位置。”
“真的吗?许姐,真是太感谢你了!”宋学义闻言,眼睛亮了亮,激动的差点跳起来。
“你放心,许姐,我不白让你带!”宋学义不知道想到什么,跑回自己的桌上,从抽屉里摸了摸,摸出一张方子来,给许知秋递过去,笑道。
“许姐,前些日子你不是让我帮忙改良药方吗?我查了些医案和医书,紧赶慢赶的,这两天总算是有了头绪。”
“这个还是初稿,你要是不着急,我再帮你改良改良,有些地方也能在精进一下,但是镇上条件有限,要是去了京城,换个各方面资源条件好点的地方,我肯定能更快做出来!”
宋学义这说的倒是实话。
本身这个小镇地方就偏远,各种医疗资源匮乏,很多他需要的东西都没有。
镇上能买到的医书也有限,他在镇上待的这段时间,已经很难再学习到新东西了。
其实就算许知秋不说,宋学义也有想法和她商量,看自己能不能去外地出差学习一下。
正好,许知秋先开了口,宋学义也就不用纠结犹豫,该怎么和许知秋提起这件事比较好。
许知秋看了眼宋学义给她的方子,眼里划过一抹惊喜,笑道:“小宋,辛苦你了。”
“这方子等回京以后,我和你一起想办法再改良一下,然后我找人把它做成更方便的冲剂,或者口服液,到时候注册完专利,我再想想办法怎么批量生产,卖到市场上推广。”
这可是能赚钱的大买卖!
许知秋心脏忍不住微微跳动的快了几分,眼睛亮晶晶的,满满的都是惊喜。
这个年代中西医结合的概念还很狭隘,大部分人要么只接受中医,要么只接受西医,很少有能同时认可这两种治疗方式的。
等到几十年后的后世,群众思想慢慢先进开放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两种传统的治疗手段并没有优劣告贵贱之分,它们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两者互相结合取长补短,也慢慢变成一种主流。
比如中成药,就是后世国内最典型的中西医结合产物,将原本是汤药的中药制作成颗粒冲剂或者口服液,再进行一些药效成分上的改良,更方便病人服用。
毕竟很多人不喜欢看中医,就是因为中药难喝又难熬,非常费时间,又太苦不好下口。
但做成中成药,那就不一样了,先不说服用方便,不需要自己熬中药,就是口感上,也比传统的中药汤剂更能让人接受。
许知秋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前抢占市场,在如今这个刚刚开放的年代,所有人都没意识到的时候,早早就注册专利,争取把白家传统的药方都改良成更加便利实用的中成药,然后尽快开公司上市。
为此,宋学义的知识和本领,就是必不可少的。
这也是许知秋主动邀请他回京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对宋学义也有好处。
许知秋都想好了,凡是宋学义参与发改良,专利都有他一半。
回头开了公司,自己也会给他股份,只要每年能拿到分红,他就不用像上辈子那样到处被人骗走专利所有权,一辈子过的穷困潦倒,反而耽误他搞研究。
只有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每天担心,为生计奔前奔后的,科研人员才能更专注到自己的研究上,做出更多贡献。
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设。
最基本的温饱都没解决,又怎么能谈理想?
许知秋将方子递回给宋学义,又笑着看向姚红,说道:“嫂子,这段日子也辛苦你每天过来帮我算账了。”
“你放心,你的后路,我也都帮你想好了,不会让你离开医馆后找不到工作的!”
(https://www.shudi8.com/shu/698838/3565529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