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81章、洪武三百年祭(4)

第81章、洪武三百年祭(4)


来宗道左手端茶碗,右手将李建泰面前文书拖到自己面前,眼睛瞟了李建泰一眼。不成器的家伙,年轻人就是不稳重。

来宗道慢悠悠的把目光投向文书,心头猛然一跳,然后左手发抖,一碗新版九真养生茶立时洒向桌面,差点把文书打湿,但来宗道手上腿上都溅了不少。

他手忙脚乱的把茶碗放好,腾一下就站起身来,卢九德和李建泰双双上前帮来阁老收拾残局。

来宗道右手还拿着那本文书,长须抖动,胸口起伏,目光望向殿外。他的第一反应是要去追小皇帝,把这事问个清楚,浑然忘记他刚刚还让小皇帝多玩会。

但刚刚迈步,又停下,目光严肃的看着李世熊,指了指手中文书。

“元仲,此事你知道吗?”

李世熊对刚刚还有提点后辈意思的来阁老突然变脸有些惶恐,连忙躬身。

“卑职昨夜帮南监国捉笔,所以清楚此事。案上还有督政院筹备会议选出来官职人选,等侯陛下批准。”

来宗道迅速看向桌面,李建泰已经快速将另一本文书递上。来宗道愤怒的将先前手中文书扔向桌面,接过李建泰递来的文书。

督政院大都政院使,皇明太子(空缺)

督政院总召:拟任襄王朱翊铭,任期五年。

督政院副使:拟任信王朱由检、福世子朱由崧、周王朱肃溱、瑞王朱常浩,前南左都御史张延登或北左都御史曹思诚。

审计部理政亲王:拟任潞王朱常淓。御史部理政亲王:拟任蜀王朱至澍。廉政部理政亲王:拟任鲁王朱寿鋐。督法部理政亲王:拟任淮世子朱常清。监军部理政亲王:拟任慧王朱常润。

民意部理政亲王:拟任荣王朱由枵。六科督政亲王:拟任桂王朱常灜。诸寺督政亲王:拟任楚王朱华奎。北京督政亲王:拟任益王朱由木。南京督政亲王:拟任沈王朱珵尧。陕西督政亲王:拟任肃王朱识鋐。山西督政亲王:拟任晋王朱求桂。山东督政亲王:拟任德王朱常洁。河南督政亲王:拟任庆王朱帅锌。浙江督政亲王:拟任唐王朱硕熿。江西督政亲王:拟任衡王子朱由棷。湖广督政亲王:拟任荆王朱慈烟。四川督政亲王:拟任崇王朱由樻。广东督政亲王:拟任郑王朱翊钟。福建督政亲王:拟任赵王朱慈斡。广西督政亲王:拟任吉王朱由栋。贵州督政亲王:拟任靖江王朱履祜。云南督政亲王:拟任岷王朱禋洪。

皇资督政亲王:拟任福王朱常洵、韩王朱亶塉、永寿王朱存桑。

密密麻麻的亲王名字已经将来宗道震撼到无法言语,而这份名单里,只有一个副使是留给文官的,其余亲王一网打尽。

来宗道没有多余思考,他只看到了一个结果,都察院废除。

这就是朱慈炅从来不看御史弹章的原因吗?

这就是朱慈炅打开诸藩粮库的代价吗?

来宗道缓缓坐回绣墩,又将自己扔掉的文书打开对照,亲自一字一句的查看,神情木然又专注。

这是非常严重的政治议题,朝廷反对的力量无比强大,但自己要支持小皇帝吗?又该从如何支持?

监国,辅政亲王,理政亲王,督政亲王,议政王,朱慈炅创造出来的这些名字还真是特别。

反对的声音无非是亲王参政将威胁到朱慈炅,但朱慈炅显然毫不担心,亲王团虽然有监军部,但影响不到朱慈炅的新六卫。

其实这一开始就是伪命题,天启帝活着的时候就把他的厂卫力量共享给了朱慈炅,还为朱慈炅配备了整个大明历史上仅次于朱标的太子亲卫。

朱慈炅继位后,厂卫力量大大加强,太子亲卫进化成了新六卫,文官勋贵加一起都无法撼动朱慈炅。

蓟北大战后,朱慈炅的天命加身更是无法否定,这帮亲王绑在一起都动不了朱慈炅一根小指头。

其实文官集团也很少有人愿意跟朱慈炅对着干。第一是朱慈炅太小,他再天慧也无法亲政,始终是要依靠文官的。第二就是朱慈炅太强,对于边军来说,他的中旨才是圣旨。对于土木堡之后的大明来说,这就非常恐怖。

内阁会支持吗?黄立极今天的地位全靠朱慈炅支持,他不敢也不可能跟朱慈炅翻脸,只要黄立极支持,朱慈炅其实就成功了一半。

文官们只能依靠太后出来反对,但太后的权力其实完全依附于皇帝,真要与亲王放对,大明没有人会选太后。

来宗道非常认真的计算成败和后果,恍然间发现,朱慈炅的皇权已经稳如泰山了,而且还强大无比。

《通报》一事,他还在运河上,看得少,但刘一燝不会在这件事上骗他。《通报》在手,小皇帝可以毫不在意所谓的声望了,因为他自己就可以制造声望。想黑朱慈炅,小心自己先被黑了。

至于天命祖制,桌上那本《洪武朱家家规》墨迹未干,群臣聪明的就算再堵得慌也不会在这件事上和皇帝对着干,而是先要看看自己家族的家规还跟最开始一样不。

文的不行来武的,集体静坐刚发生过一次,丢掉的可不只是官帽。

至于其他,二十万新六卫,皇帝到底是用啥手段召集养活的,连刘一燝都没有搞清楚,甚至这位马上天子还想诱骗士绅动武,要让自己的新兵见血,这就非常恐怖。

或许只有那些不可说的手段可以对付这娃娃天子,但是这位已经走出了紫禁城,而且听刘一燝的说法,这位不打算成年前回京了。

要在南京布局,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况且,不只皇城,整个南京城都在小皇帝的控制下,真当不断扩军的东厂锦衣卫是摆设啊。

有钱的皇帝就是狠,关键是这小娃娃还根本不把银子当回事,花钱如流水。

来宗道要反对,只能温和劝朱慈炅改变主意。朱慈炅还是能听劝的,他,刘一燝,黄立极都有成功经验。

小皇帝的主意一直天马行空,要劝他改变主意很简单,也很难。

简单是你只需要找出漏洞,将问题摆在台面,分析利弊,小皇帝就会乖巧的对你说是朕考虑不周。但单单这条就很难,除非是小皇帝暴怒之下的冲动。

他再天马行空,只要是冷静考虑的东西,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而且小皇帝学习能力很强,越来越成熟,想要劝谏越来越难了。

面对这样的天子,你要是只拿些务虚的冠冕堂皇的话来忽悠,如果亲近大臣,小皇帝会给你一个白眼,让你自己体会,地位不够,可能再没有机会在他面前说话了。

来宗道很是仔细的把桌上文书看了又看,发现这个削藩策很是巧妙,作为阁老,他竟然没有立场和理由反对。或许这也是朱慈炅放心把麻烦甩给他,自己去打拳的原因,他相信来阁老屁股不会坐歪。

朝廷从此以后就解决了自嘉靖以来就一直困扰的宗亲问题,得到了大量直属的土地,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代价也是巨大的,从此以后,监察系统就不再为文官所掌握,党争权斗的手段会大打折扣。最关键的是,文官头顶多了一座叫亲王团的大山,内阁权力也将大大受制,朝廷效率可能会更为低下。

这种新监察体制对文官十分不友好,但对皇帝却十分有利,因为亲王团的根本利益天然就靠近皇帝,而且皇帝和他们还有皇家投资公司的利益绑定。

来宗道长叹了一口气,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立场,他要站在皇帝背后。

他抬眼看向李建泰,脸色平静。

“复余,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李建泰也看完了所有文书。

“阁老,这是违背祖制。百官绝对不会答应,必然凭空掀起无数波澜,阁老要劝陛下收回成命啊。”

来宗道笑了。

“你也看到了神道边的宗亲,你觉得陛下有退路吗?你能不能想出比这更好的办法?”

李建泰低头想了想,

“要不厢兵?我听说宗亲在南京就是军法编制的。”

“亲王郡王呢?”

“毕竟人数不多,要不放回去?”

来宗道摇摇头。

“你说的这些同样是违背祖制,而且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发生这么大的事,还放亲王回去,是自己找不自在吗?亲王这辈子都别想回去了,至少眼前这代亲王不可能。”

李建泰大惊失色,抬眼望着来宗道。

“阁老支持改制?”

来宗道很认真的看着他,顺手擦干书案上残留的一点茶渍。

“老夫想不出反对的理由。”

李建泰错愕,嘴唇张合,久久无语。


  (https://www.shudi8.com/shu/698706/3561690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