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腊梅的门道
推荐阅读:被换亲后她扶摇直上,嫡姐破防了 妖女住手 女帝卸磨杀驴,我转头娶敌国公主 血蛊仙途 垂钓诸天:你管这叫黄级武魂? 让你卖身当书童,你佩六国相印? 爸爸嫁入豪门,小奶包抱紧金饭碗 娱乐圈之星芒重耀 叛出偏心宗门后,我以剑道震九霄 狩猎80年代,我能听到动物心声
钱爷爷笑着说,“腊梅果子不能吃,但可以用来繁殖,不过用种子种出来的腊梅,品种会变异,想保持品种纯正,还得靠嫁接。”
他拿起一把修剪刀,“疏枝也很有讲究,要把交叉枝、病弱枝剪掉,让阳光能照到里面的枝条,这样明年开花才多。”
李默跟着钱爷爷学疏枝,虽然第一次剪得参差不齐,却学得格外认真。
钱爷爷还给他看了自己的“宝贝”。
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着四十多年来每棵腊梅的生长情况,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嫁接、遇到过什么病虫害,都写得清清楚楚。
“做这行,得用心记,每棵树都有自己的脾气,你了解它,它才会好好长。”
离开苗圃时,李默的笔记本已经记满了,手机里也存了几百张照片和视频。
“苏老师,太谢谢您了!要是没有您,我肯定还在原地打转。”
苏木笑着说:“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帮你牵了个线。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素材整理好,融入到小说里,写出真实的匠人故事。”
回到家,李默立刻开始整理素材,把赵爷爷和钱爷爷的故事分类整理,还把民国书籍里的嫁接步骤和两位老人的说法对比,修正了之前的错误。
沈亦舟听说李默遇到了创作瓶颈,也特意把自己暑假整理的江南植物资料送了过来。
里面有腊梅不同生长阶段的照片,还有他画的嫁接步骤速写,正好能帮李默更直观地理解嫁接过程。
“你看,这是我画的接穗削切角度,赵爷爷说要削成45度角,这样和砧木贴合更紧密。”沈亦舟指着速写本上的图,“还有绑带的缠绕方法,要从下往上绕,每一圈都要拉紧,不然接穗会松动。”
李默看着这些细致的速写,忍不住说:“你这画得比我拍的照片还清楚,我写嫁接场景的时候,就照着你这个图来写,肯定能写得更生动。”
接下来的几天,李默每天都泡在苏木家的院子里,一边整理素材,一边写番外。
他把赵爷爷“大雪救腊梅”的故事,改编成老匠人教主角抢救腊梅树的情节,还加入了“用稻草绑断枝”“堆干草保暖”的细节。
把钱爷爷“记笔记”的习惯,写进老匠人身上,让老匠人有个“记了几十年的腊梅生长本”,主角通过翻看笔记本,了解到老匠人对腊梅的用心。
写匠人对话时,他不再照搬“知识点”,而是融入了老匠人的生活语气。
比如老匠人教主角嫁接时,会说“别急,慢点儿削,刀要拿稳,跟你小时候拿筷子似的,拿不稳怎么夹菜”。
主角问老匠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腊梅,老匠人会说“我爹当年教我种腊梅的时候说,腊梅是顶冷的花,天越冷开得越艳,做人也得像腊梅,经得住冻”。
初稿写好后,李默先拿给苏木看。
苏木仔细读着,看到老匠人抢救腊梅树的情节时,忍不住点头。
“这段写得好,有画面感,也有温度,把老匠人的耐心和对腊梅的感情都写出来了。”
看到嫁接步骤的描写时,他笑着说:“你把沈亦舟画的速写都融进去了,连‘45度角削接穗’的细节都有,专业又真实。”
李默又根据苏木的建议,修改了几处细节。
在老匠人教主角疏枝的情节里,加入“老匠人用手摸了摸枝条,说‘这根枝条太细,明年开不了花,得剪掉’”的动作描写。
在主角翻看老匠人笔记本的情节里,加入“笔记本上的字迹从工整到潦草,最后几页还沾着墨渍”的细节。
暗示老匠人年纪大了,视力下降,却还坚持记录。
最终定稿的番外章节,标题叫《腊梅树下的匠心》,一发布就收获了读者的好评。
“这段嫁接的描写太真实了,我爷爷以前也种腊梅,就是这么嫁接的!”
“老匠人抢救腊梅树的情节看哭了,这才是真正的匠心啊!”
“求更老匠人年轻时的故事,太想看了!”
评论区里,读者们纷纷留言,还有不少读者问“乌镇真的有这么厉害的腊梅匠人吗?想去看看他们种的腊梅”。
秦玉明看到番外的反响,特意给苏木打电话:“苏老师,李默这篇番外写得太好了,不仅带动了《梅下花事》的点击量,还让不少读者对乌镇腊梅非遗技艺感兴趣,咱们是不是可以趁热打铁,做个‘腊梅匠人访谈’的短视频,放在网站和公众号上?”
苏木笑着答应:“好主意!我跟赵爷爷和钱爷爷说说,应该没问题。”
挂了电话,他看着窗外院角的腊梅,枝叶在阳光下舒展,心里满是安稳。
李默的创作瓶颈解决了,不仅写出了好的番外,还让更多人关注到乌镇的腊梅非遗技艺。
这大概就是江南文化推广最有意义的地方,用故事打动人心,用细节传承匠心。
李默拿着出版合同,兴奋地跑来找苏木:“苏老师,编辑说这篇番外要收录进《梅下花事》的实体书里,还要加印‘腊梅匠人访谈’的别册!”
苏木看着他激动的样子,笑着说:“这都是你应得的,以后还要继续加油,把更多江南的好故事写出来。”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院子里,给腊梅枝叶镀上了一层暖光。
李默坐在石凳上,翻看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老匠人的故事和腊梅种植知识,还有苏木和沈亦舟帮忙整理的资料。
这次的创作经历,不仅让他突破了瓶颈,更让他明白,好的故事从来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源于生活,源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尊重。
等到了十月,乌镇迎来了一年里最舒服的时节,不冷不热的风裹着桂花香,从巷口吹到巷尾,连青石板缝里都藏着淡淡的甜。
周慧坐在汉服店的柜台后,手指无意识地划过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眉头却越皱越紧。
(https://www.shudi8.com/shu/698346/3551600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