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还我正义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借题发挥

第二百一十三章 借题发挥


张小虎在家吃过午饭,下午一上班就来到了顾国生的办公室,准备向他汇报有关情况。

顾国生把办公室布置得很有特点。

特点之一,他把原来隔壁的打字室打通,改成了他的卧室。

据说他多年养成了午休的习惯,是否还有别的原因,暂时没人知道。

特点之二,他在自己座位后的墙上挂上了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字横幅。

这字是他亲笔书写,看得出他的书法功底颇深,据说源于东汉蔡邕的“飞白书”。

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苍劲独特,精妙绝伦。

一般人对他这幅字颇为费解,因为作为公安局长,必须是非分明,洞察秋毫,而不应该追捧“糊涂”。

张小虎将奉命送白冰回家和白宇华对非法文物交易的一千万元脏款处理意见向顾国生作了汇报。

顾国生淡淡地说:“那一千万元脏款就按照白书记的意见办。

可是,你派人到金宁市太和大厦抢走白冰,这样的大事为何不事先向我打个招呼?”

话语虽不算犀利,但神态中似在质问:“你有没有把我这个一  把手放在眼里?”

张小虎以追缉逃犯为名,并说不愿让顾国生受到牵连。

顾国生听后,摆摆手,道:“这类哄小孩的把戏还蒙得了我,好歹我在公安战线比你多吃了十几年干饭。”

顾国生在副厅级岗位上已近八年,老是原地踏步的原因,他归结为自己曾跟错了人,一旦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只保了个平安。

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已是日落黄昏,仕途到顶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从而他对上级领导既显忠心,又保持一定的距离。

来江河市任职近半个月,他对张小虎的刚正不阿和聪明才智还是佩服的,但是,张小虎得到李毅的特别青睐,加之对他这个***不卑不亢,他对这个年轻助手有一股无名火甚至危机感。

他觉得,要挫张小虎的锋芒,不能光靠自己,而主要得利用别人的力量。

现在看来,白宇华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他吐出一口烟,指指身后的墙上说:“张副局长,你可知道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来历?”

张小虎说:“我才疏学浅,愿闻其详。”

顾国生得意地作了介绍。

郑板桥在山东任县令时,有次到莱州云峰山观看郑文公碑,因天气已晚,加之大雨不止,不得已借宿于一间山间茅屋。

屋主自称为糊涂老人,其室中有一方桌面般大小的砚台,无论是材质还是雕工都堪称一流。

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刻于砚背,郑板桥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字。

落款处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印章,并请老人写一段跋语。

老人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

用的印章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

郑板桥大惊,知道老人来历不凡,隐而不露,当即补写一段:

“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从此,郑板桥“难得糊涂”这一名言,在官场民间都广为流传,但各人对他的解读,却带着主观色彩。

张小虎听完这段典故,不知道顾国生是在显示自已的博学,还是在暗示他挂这幅书法的寓意。

倘若是后者,那就是顾国生混迹官场的圆滑之术,与郑板桥想装糊涂而不能如愿的痛苦大相径庭。

因此,张小虎回道:“局长一席话,让我长了知识,不过,我毕竟年轻幼稚,加上生性直率,恐怕假装糊涂难,要达到您这样的境界更难。”

顾国生哈哈一笑道:“小虎,你这大概不是表扬我,而是在批评我吧。

我并不计较,初生牛犊不怕虎嘛,可经历多了,就会有所收敛,懂得圆通。

清代宰相张玉书,就是你们江河市人,说不定与你祖上还有关系,他开始也是锋芒毕露,可经过历练,最后成为世事练达的名相了。”

张小虎露出虎牙回道:“我的经历阅历都不够,今后还望局长多提醒,多敲打。”他晃动了一下身子,局长如果没有其它事,我就不浪费您的宝贵时间了。”

顾国生抛给张小虎一支烟,道:“别急,我还有一件小事想与你商量,为了加强办公室的力量,我想把万秋同志从刑侦支队调出来,你有没有意见?”

张小虎听了一愣,道:“她好像并不适合在办公室工作,把她调出刑侦支队,还有没有其它原因?”

顾国生说:“主要是工作需要,另外嘛,考虑到她在刑侦支队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对你嘛……”他本想说“有些绯闻”,但话到嘴边又改成了“可能有不利影响。”

张小虎不明白顾国生所指的“不利影响”是什么,回道:“我倒觉得她对我没有什么不利,这个人可是一副公主脾气,如果理由不充分,她可能不一定服从调动,您最好事先与她谈一谈,”

顾国生冷笑道:“调动一个普通警员的工作,还得照顾到她的脾气,这倒有点滑稽可笑。

不过,你说要我事先与她谈谈,这也无妨,我立即把她叫来,我俩一起谈。”


  (https://www.shudi8.com/shu/697134/3562891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