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445章 考完了

第445章 考完了


很神奇,自从那日被顾彻眉领入勇平伯府后,这个大姐头便再也没有出现过。

陈凡考完第一场,还想着感谢一下她制作的老虎来着,谁知等了三天,人家恁是没有来别院。

乡试第二场考判文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

内科一道的意思就是三者间选做一道就可以了。

说实话,陈凡真得应该感谢张邦奇,这老例监虽然不考科举,但在写判文上确实厉害。

经过他这么一点拨,陈凡五道判文,写得轻车熟路。

考试判文,起于唐代。

唐代科举,及第后并不授官,要进入仕途,还要经过吏部的考试,称为省试,也叫“释褐试”。

考试的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

身,取其体貌丰伟;言,取其言词辩正;书,取其楷法遒美,而判则取其文理优长。

四者之中,和从政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判。

到了大梁,虽然科举以八股为主,但写得一手好判文,还是能给考生加分很多的。

第二场的五道判文题中,有一道颇为意味深长。

“审得乡董顾锡泉,以孝廉之官身,司乡曲之祭酒,勾结官吏,欺压小民,十载以来,无恶不作……”

你看,苗灏还没等陈凡这些人中举呢,就已经在考场里给未来的举人们下规矩了。

不过,普通人若是作这判文,大抵直接会将这顾某褫夺举人功名,然后再下狱问罪。

但判文里可不能这么写。

判文不是司法审判,这里面也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所以书写判文时,陈凡要先不追既往,不逆将来,宥(宽恕)其前犯,勖以后事。

力戒从今而后,须洗心革命,勿再蹈故。

说完了这些,再提若是将来再犯,则“今再不问,直纵虎以噬人民。”

这玩意,只有经历过官场的人教导后才能写出。

陈凡以前总听一句话说“寒门无贵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若是没有张邦奇的教导,遇到这种问题,陈凡也就被苗灏这个主考官下了套了。

而剩下的表、诰、诏三篇,陈凡选得是“诏”,苗灏出的题目是《拟汉武帝罢田轮台诏》。

说白了,就是以汉武帝的口吻写一篇草拟一篇诏书,因为将来考试的人中说不定就有要进入翰林院负责拟诏的,必要的公文写作还是要会的。

“朕愤匈奴暴横,数使将将吏士出击绝幕数千里,仍置河西四郡。使使者招来西域诸绝国,置校尉,屯田渠犁,冀以破弱匈奴。”

“三十年来,士马亡失,馈运不赀,有司重赋增算以急军兴,加以苛暴,是朕之不明,重困天下父老子弟也。”

……

等考完了第二场,别院中的气氛就已经轻松了下来。

若第一场最为重要的话,第二场则次之,第三场一般只要不是写出大逆不道的话来,策问是不会作为分数的参考的。

不过,心态上放松,不代表就不重视。

堂兄陈轩在考试之前,还是多次强调,科举要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所谓“论、表、策场,杨古今事理,务中肯繁,不许滥写旧套。”

策文写作也不是瞎写,经义写作,文字要在五百字以上,六百字以下,过了六百字就是违式,不许誊红。

但到了策论时,每篇可以写一千余字,但也不能瞎写,写多了,试卷解送礼部检查时,也会追究提调官的责任。

终于,第三场考完,参加南直乡试的几千名士子彻底解放了。

整个南京城都陷入了疯狂之中。

酒楼妓馆,生意火爆。

路上到处是放浪形骸的读书人。

不管考得如何,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了这么久,总要有个宣泄的口子。

陈凡也想找个酒楼好好吃上一顿,谁知刚刚除了贡院大门就遇到了刘绍宗。

“孝隆?你怎么在这?”

刘绍宗笑道:“好你个陈文瑞,这三场怎么也没遇到你?”

陈凡这才响起,刘绍宗也是参考的考生之一,不过南京城汇集了大几千名秀才,没有遇到也是正常。

“文瑞,我祖父说了,等你考完就让你去一趟我府上。”

陈凡犹豫的回头看了看。

刘绍宗仿佛早就猜到了似得:“还要等同伴?”

陈凡于是便将陈轩等人一同来考试的事情说了。

谁知刘绍宗闻言大惊失色:“你,你不住我家,怎么住到了勇平伯府?”

陈凡好奇道:“勇平伯府怎么了?我觉得顾小姐虽然跋扈了些,人还是不错的。”

刘绍宗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陈凡:“文瑞,有的时候我觉得你真是奇怪,你一个大男人,能受得了内人天天出府策马扬鞭?”

陈凡挠了挠头,说实话,他内心里并不觉得顾彻眉的行为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地方。

不过在这个时代,大家闺秀出阁前基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像顾彻眉这种,在刘绍宗这些人看来,确实有些离经叛道了。

不过……

“孝隆莫要胡说,我只不过是借住在勇平伯府上而已,这里面有些情状你不是很清楚。”

刘绍宗摇了摇头:“我叫下人去勇平伯府说一声,你先跟我回去吧,祖父应该早就等着了。”

等到了刘府后,刘讷没有问自家孙子考得如何,反而道:“文瑞,快快快,七篇经义还能默出来吗?”

等刘讷看到陈凡的文章后,笑着点头道:“七篇文章,皆是上品,首艺更是老成持重之言。这一科,你稳了。”

一旁的刘绍宗用羡慕的口吻道:“文瑞,你是不知道,祖父看了我的第一场七篇文章后,说我文章犹如嫩竹初发,虽具清秀之姿,却乏坚韧之骨。”

刘讷瞪了一眼孙子,随即笑着对陈凡道:“不管这小子能不能考中进士,我是想让他去一趟海陵,跟随你一段时间,文瑞你代老夫好好教教他。”

刘绍宗闻言顿时大喜过望:“一言为定,祖父,你可不能反悔!”

陈凡赶紧道:“小子何德何能,怎么能教得了孝隆,老先生折煞我了。”

刘讷正色道:“孝隆文思虽勤,然学力未厚,引经据典犹如浮光掠影,未得精髓。”

“吾观你首艺《生财有大道》,全篇无有浮言,但句句持重,绍宗缺的就是你这份沉稳,你勿要自谦!以你之才,孝隆就算拜你为师亦未尝不可。”

陈凡大惊失色,连道不敢。

可刘绍宗这小子看热闹却不嫌事大,躬身朝陈凡一揖道:“达者为师,从小到大,祖父从未让我拜师,今日能让我拜在文瑞兄门下,我相信祖父的眼光。”

“这……”

刘绍宗不给陈凡推脱的机会,直接一揖到地。

拜完后,他笑着起身道:“陈师,你搬来我家吧,弟子也好日夜请益。”

刘讷笑道:“对了,这几日文瑞你赁在何处。”

“祖父,陈师他住在勇平伯府。”

“吧嗒!”刘讷的茶盏盖手一滑掉在盏上,“顾敞端得好算计,这是想要榜下捉婿啊!”

“快快快,拿我的帖子,把你的东西全都搬来!”


  (https://www.shudi8.com/shu/696522/3564685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