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贴黄


何县令中午的席面都没吃便直接坐轿走了。

因为家中一波接着一波上门道贺的人,实在不是个谈事儿的地方,最后陈凡约了唐元华去了附近的南山寺相谈。

到了寺中,老和尚听说是湖边陈家人,连忙洒扫了一间临湖的客舍给陈凡待客用,又沏了茶来方才客气的退了出去。

但和尚走后,陈凡正踌躇着如何让勇平伯府死了心呢,谁知姓唐的游击率先开了口:“解元公,这几日我未至府上拜贺,实是因为在海陵、溱潼两地探访了几日。”

“在海陵时,我听人说,贵塾正在修建新的房舍?听说那房舍的牌匾上不仅有五经斋、藏书楼字样,还有版刻坊、杏林苑、虎贲堂、农学院、天工房……?”

陈凡闻言对此一点都不诧异,刚刚唐元华说要送他刻工、纸工时,他便已经猜到了。

“是这样,我家女公子有意做些济惠小民的事情,所以想借贵塾的地方一用!”

陈凡闻言诧异道:“伯爷这是改主意了?”

唐元华微微一笑:“应该说是我家女公子改主意了!”

陈凡大喜,顾彻眉估计是把他那日的话听进去了,所以想借着自己弘毅塾的壳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出来。

她无非是想让女性多点技能,在这个社会上多点话语权而已。

解放生产力的事情,这个不仅不能拒绝,还要鼓励和支持啊。

陈凡笑道:“只要不是压着我的头结婚便可,顾小姐也是考过科举,读过圣贤书的,我这弘毅塾欢迎之至。”

陈凡这么爽快倒让唐元华有些意外了:“解元公,难道你不怕有人说……呃,你应该也知道,我家女公子……”

“何须乘月待君归,自照星河击楫回。顾小姐有这气魄,陈凡只有敬佩和支持的份儿,又怎会在乎那些人的一些流言蜚语?”

唐元华这次是真有些佩服陈凡这个新晋的解元郎了,自家小姐在士林遭遇的非议他当然听说过,陈凡竟然能这么干脆的答应下来,这足以说明伯爷和小姐看人的眼光绝没有错。

两人说了会儿话,唐元华奉上礼单便告辞离开了。

待唐元华走后,陈凡坐在客舍中并没有离开。

刚刚对于顾彻眉的事情,其实他早就对此有了一些想法。

随着新房马上建好,陈凡心中的弘毅塾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将从一个半官方性质的社学、蒙学,变成一个自己理想中的综合性学校。

当然还是要披着书院的皮来做事的。

但大梁的书院基本上都是教授四书五经的,自己这里突然来了个多学科教学,甚至还可能出现女学。

那书院面临的非议和阻力一定是非常大的。

他之前也想过解决的办法,比如邀请洪升、刘讷这样的名儒来书院讲经、站台。

陈凡相信,只要自己开口,两位老先生肯定是会来的。

但他们到来,是因为经学,是因为陈凡这个人,而不是认同陈凡经世致用、本末兼赅、兰蕙同芳的教学理念。

他们或许会勉强帮忙一次,但绝不是长久之计。

也就是说,弘毅塾的未来,是需要在官面儿上有一顶能扛住压力的保护伞的。

本来作为勋贵的勇平伯府,因为敏感的身份并不合适。

但恰恰是顾彻眉这个人之前的“胡闹”,以及他的小姨是宫里那位的缘故,反而成了如今最佳的选择。

故而唐元华提议时,陈凡脑中电转,一瞬间便想通了,这才有了他如此爽快答应的结果。

而且还有一点,弘毅塾的规模眼看着越来越大,管理工作的力不从心是个大问题。

海公、堂兄、郑应昌以及自己,明年是必然要去参加会试的。

且海公、堂兄和郑应昌三人让他们教学还行,但说到管理,他们三人都不是好的人选,海公太过名士范儿,很多事情都靠喜好驱动;堂兄为人太过方正,不知变通;老郑……,还是算了。

所以陈凡亟需在弘毅塾中引入一名专心搞管理的人才。

管理说白了就是管人,顾彻眉这人天生就有种让人折服的大女主气度,若是让她来做未来的“教导主任”,估计侄子长寿也不敢逢人便说“家叔陈文瑞”了,想想就痛快!

不过一切还要等陈凡考察后再做决定,目前先观察观察顾彻眉究竟怎么把这个女子班搞起来。

……

北京·紫禁城东六宫南侧庑房

紫禁城东六宫南侧庑房是尚宫局女官们的办公之所,因为国朝女官有整理奏折并兼有贴黄之责,故而此处也成了宫内最为紧要的所在。

“陆掌记,这么晚还不休息?”一名宫女打着哈欠路过贴黄房时,朝里面的人打了声招呼。

“嗯,还在等何典记从司礼监拿新的折子来,今晚要迟些!”

“那我给您端碗茶来?”

“不用了,你先去睡吧。”

“那掌记也不要熬得太晚,我先去休息了!”

听着渐行渐远的脚步,陆慕贞翻开已经贴完的奏本,重新检查了起来。

《榆林有虏二十八骑入关抄掠,射杀二骑,其余遁走》

《户部请拨太仓银十八万两赈济陕西蝗灾》

《钦天监报昨日太微垣东次垣突泛紫光,与赤气有夹角》

看到这,陆慕贞微微一停,太微垣象征的是朝廷,而太微垣东次垣有紫光出现,这应是好事。

她重又翻开钦天监的奏本,将其大概扫了一眼。

钦天监每天监测到的星象都是要上报的,其中繁杂的程度,任谁都不会仔细去看。

陆慕贞也不过是因为要等何典记那边送来新的奏本,故而有闲扫上一眼。

“夜见北斗杓尾延伸赤色云气,状若朱绶贯入六星。”

只看了一条,陆慕贞便摇头心中笑道:“不过都是些好消息。”

说完,她将奏本合起,准备伏案假寐一会儿。

就在这时,何典记从外面走了进来,身后跟了四个宫女,这些宫女手上每人都拿了一摞奏本。

“慕贞,之前的全都写好贴黄没有?”何典记进了门便问陆慕贞道。

陆慕贞连忙站起:“回典记,已经全都写了。”

何典记满意的点了点头:“把你从南直弄进宫来,初时我还觉得你不能胜任,现在却是你帮了我大忙!尚宫大人真是慧眼!”

陆慕贞微微一笑:“都是尚宫和典记赏识。”

“哎呀,我们之间就别那么生份了,你以后叫我何姐姐就行。”

“嗯,何姐姐稍坐,我给您端盏茶来!”

何典记摆了摆手坐在椅子上:“你忙你的,我休息一会儿就把你贴好的奏本送去给尚宫。”

陆慕贞微微一笑,也不坚持,随即坐下后拿起那四名宫女送来的新奏本看了起来。

只头一本便吸引了她的目光-------《钦命提督南直隶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臣苗灏谨奏:为恭报弘文十年以巳乡试事竣并陈祥瑞事》

陆慕贞迫不及待翻开奏本,匆匆看完后,她合上奏本,悄悄看了眼身后正在喝茶休息的何典记。

见何典记的目光没有转来,她悄悄拿出刚刚已经贴黄好的奏本,将那本钦天监的奏本抽出,然后用极快的速度将原有准备贴黄的黄纸拿出,随即拿出新纸,在上面写道:“钦天监昨日报夜见北斗杓尾延伸赤色云气,状若朱绶贯入文昌六星。”


  (https://www.shudi8.com/shu/696522/3562578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