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星辰之主 >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测轨迹(上)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测轨迹(上)


“再快点儿,再快点儿!”

掠空飞行的“告死鸟”后方,有一艘狼狈跟进的舰艇,元居和巴达尔两位见习祭司,紧赶慢赶追上来。

谁能想到,泰玉说是去外面“看看”,结果一言不合就化身为神奇又虚无的怪鸟,破空而去。

速度之快,让两位见习祭司猝不及防,但这种时候,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犹豫,当下一边联系几位正式祭司,一面命令舰艇团队全力跟上。

从他们这个角度,看不见那只“怪鸟”内部炽白光焰覆盖下,泰玉等人的行动细节,只能是从几位正式祭司口中确认其性质:

“告死鸟”“荡魔图卷·役魔卷”……

所以,一切的证据都是显示,那什么“寄魂转生”的传说,正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吗?

元居越想越心神恍惚,说话也不过大脑:“泰玉校官的状态,撑起‘告死鸟’应该也很吃力吧,我们接下来怎么支援?”

一言既出,元居就觉得不太对,且不说几位祭司,便是身边的巴达尔也愕然看过来,那感觉,就好像是重新认识了他这个人,而且是挺负面的那种。

元居立刻就知道自己说了蠢话:能够撑起一只“告死鸟”,能够撞击“天渊灵网”,又一次制造了影响数千平方公里的颤动,且让他们这艘空天两用舰艇,在后面追得快要爆炸……

如此的手段,你说他身体撑不住,谁信?

哪怕他身体确实有点儿问题,那也不是他们这个层次的问题,轮不到他来瞎操心。

幸好这个时候,一直保持联络的偃辰祭司提醒:

“从现在起,各小组不要再私聊,所有信息交流转任务公共频道。”

偃辰如此说法,主要是现实所迫。

在“拓印”“探针”等“专班”方案中,包括“油脂球”这种探测工具的使用,都并不指望直接找到“石魄”。

比较现实的考虑是:先找到“石魄”留下的痕迹,再根据留痕进行推理追踪,在实践中校正方向,逐步缩小圈层,完成定位,再做灭杀。

工作进程是“寻痕、追踪、定位、灭杀”四步走,如今寻找到了“石魄留痕”,算是进入第二阶段。

只是到达第二阶段后,就把第一阶段成果逻辑抛诸脑后,后续进度,多半也要受阻的。

就像三个“专职武力”小组,按照“专班”指令,已经进入约两百公里地层之下的留痕区域。

他们彼此之间相隔数十公里,投放了“油脂球”等侦察设备后,接下来就只能进行常规而低效的搜索。

按照诸天标准单位,“佑冲星”半径不过九百公里,而其地核就占了一半。在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夹心蛋糕”结构中,地下两百公里已经是下地幔区域,强烈且不稳定的上下对流,高温高压的极端环境,都极大影响了三个“专职武力”小组的感知范围和搜索进度。

哪怕已经找到了“石魄”的存在痕迹,想要用这种方式,快速找到目标,可能性仍然低下。

所以,“专职武力”小组这段时间,也是不惜额外消耗能量,隔着厚重地层,与地面指挥部联系,要求获得下一步指示。

可这种“指示”又哪是那么容易发出去的?

“专职武力”小组连迭传讯,这个祭司不行,就找另一个,四位正式祭司着实不堪其扰。

更何况,四位祭司如今也没时间研究,他们正因“告死鸟”制造的扰动,急切尝试与泰玉联系。

“天渊灵网”体系是很稳固,却不是随随便便拿来击打、冲撞的,哪怕泰玉拿出的都是“大通意”“役魔卷”这样的高端技法,又摆出“追缉石魄”的理由,也不合适。

最起码,不能再有下一回了!

泰玉之前专心分类计数,没有回应,如今“告死鸟”翱翔于天际,与“油脂球”信息交互已成,能够第一时间收到地层区域的反馈,正好借此时机,与大家聊聊,统一意见。

公共频道里,他先定性:“不管之前怎么做的,现在的趋势很好,我们要再接再厉。”

将前面的情况一句话带过,也不管“专班”有几位听得心血下沉,泰玉继续往下说,顺势进入了他最喜欢的技术讨论模式:

“追踪‘石魄’,切入点绝不是‘石魄’这一个体,否则仍然是大海捞针,抓不住头绪。

“我们要从‘域外种’的种群特征入手,最起码要从‘红硅星系’这一支入手,看它们在本地宇宙持续降解、又不断汲能回转的矛盾过程。

“是的,‘域外种’是很矛盾的,它们对本地宇宙规则既快速适应,又高度抗拒,好像越是强大的个体,就越展现出这种矛盾特征。

“我不是‘域外种’研究专家,所以隗荣祭司,你们中间如果有谁对这个领域比较专业,请指出我的问题,顺便推荐几本专业书目和资料。”

泰玉的声音非常稳定,中气充沛,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他的话音传入任务公共频道的每个参与者耳中,同时转化为星盟通用语文字,实现了刷屏。

没有人质疑他,隗荣祭司习惯性地代表发言,也很有“代表性”:

“能够捕捉到‘石魄’的残留痕迹,关键线索正是泰玉校官你给出的‘域外种声息片段’,这证明了这条思路是有效的。”

泰玉笑起来:“它主要是证明了一个更实际的东西:在‘石魄’活动的区域,明显存在‘啮空菌’活动的迹象……当然,在‘域外种’身上,这很常见。”

之前“大通意”捕捉到的“红硅星系”这支域外种群的喧嚣,便有“啮空菌”啃食虚空的底噪存在,由此做出联想,很合理。

泰玉继续交流:“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常识:受限于规则环境,‘啮空菌’无法直接从本地宇宙的一般环境获得能量,必须先寄生在‘域外种’身上,抽取能量,进行繁殖扩张。”

弓志诚作为“专职武力”的代表,轻咳一声:“泰玉校官,这其实并不‘常识’。”

泰玉并不介意别人的纠正,又是一笑:

“说了就是常识了。更重要的一点是,‘啮空菌’出于本能,必然会驱动寄主,寻找时空结构“边脊”,亦即不同规则环境、位面、时空的交界处,吸食规则冲突散溢出来的能量……你们看,这样就会有很有趣的事情发生。”


  (https://www.shudi8.com/shu/685914/10604410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