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第1945章 最后一课
第1945章 最后一课
早操时,秦渊注意到了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心中暗自满意。
“看到你们今天的精神状态,我很满意,“秦渊对大家说道,“这说明你们真正理解了军人的意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最好的状态。“
“上午按照正常计划训练,下午进行特别训练,“秦渊公布了今天的安排,“我希望你们能够以最好的表现来结束在新兵连的训练生活。“
上午的训练进行得非常顺利,所有人的表现都比平时更加出色。即使是平时训练成绩一般的新兵,今天也发挥得异常优秀。
“看来离别真的能激发人的潜能,“秦渊对岳鸣和段景林说道,“他们今天的表现让我很惊喜。“
“可能是因为想要以最好的状态向您和新兵连告别吧,“段景林分析道。
“人在面临重要时刻时,往往能够超越平常的表现,“岳鸣补充道,“这也是您一直教导我们的——关键时刻要拿出最好的自己。“
“很好,你们能够理解这一点,说明你们真的成长了,“秦渊满意地点头。
午休时间,大家都没有真正休息,而是在讨论下午的特别训练会是什么内容。
“会不会是军事技能的综合测试?“有人猜测。
“或者是体能训练的挑战?“另一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我觉得应该会更特别一些,“李强思考着说道,“教官做事一向出人意料。“
“无论是什么,我们都要全力以赴,“陈伟坚定地说道,“这是我们在新兵连的最后一次表现机会。“
下午两点,所有人在操场集合,等待秦渊公布特别训练的内容。
秦渊站在队伍前方,神情比平时更加严肃,但眼神中却透露着一种特殊的温暖。
“今天的特别训练,我准备了三个项目,“秦渊开始说明,“这三个项目不仅考验你们的军事技能,更重要的是考验你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面对挑战的勇气。“
听到这个介绍,所有人都更加专注了。
“第一个项目:团队协作障碍赛,“秦渊宣布,“你们需要以班为单位,通过一系列障碍,但关键是要确保所有人都安全通过,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
“第二个项目:应急反应训练,“秦渊继续说道,“我会设置一些突发情况,你们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反应,并采取有效行动。“
“第三个项目:实战模拟对抗,“秦渊最后宣布,“你们将分成两组,进行模拟对抗训练,考验你们的战术思维和执行能力。“
“这三个项目听起来都很有挑战性,“孙明小声对身边的战友说道。
“是啊,但也很有意思,“陈伟回应道,“教官总是能想出这么有创意的训练项目。“
“现在开始第一个项目,“秦渊指向已经准备好的障碍设施,“团队协作障碍赛。“
障碍设施包括高墙、壕沟、铁丝网、独木桥等多个关卡,每个关卡都需要团队合作才能顺利通过。
“记住,这不是个人竞技,而是团队挑战,“秦渊强调道,“你们的成绩将以最后一个人通过终点的时间为准。“
即将离开的新兵们被分成了两个班,其他新兵作为观众和支持者。
“准备好了吗?“秦渊问道。
“准备好了!“所有人齐声回答。
“开始!“
随着秦渊的一声令下,第一班的成员立即冲向了第一个障碍——高墙。
这面高墙有三米多高,单凭个人力量是无法翻越的,必须依靠团队配合。
“李强,你先上去,“班里最高大的陈伟蹲下身子,让李强踩着他的肩膀爬上墙顶。
李强到达墙顶后,立即放下绳子,帮助其他队员逐一上墙。
“快点,还有三个人!“李强在墙顶指挥着。
最后一个上墙的是身材比较瘦小的新兵小王,他显然有些困难。
“没关系,我们拉你上来,“李强和已经上墙的队员一起用力把小王拉了上来。
“好样的!“观众席上传来了鼓励的声音。
翻过高墙后,第二个障碍是壕沟。这条壕沟宽约两米,需要助跑跳跃才能通过。
“一个一个来,注意安全,“李强组织着队员依次通过。
大部分队员都顺利跳过了壕沟,但有两个队员显然信心不足,站在壕沟边犹豫不决。
“别怕,我们接着你们,“已经过去的队员在对面鼓励道。
经过反复鼓励,最后两个队员也成功跳过了壕沟。
接下来是铁丝网爬行。这个项目需要队员匍匐前进,穿过低矮的铁丝网障碍。
“注意保持低姿态,不要被铁丝刮到,“有经验的队员提醒着其他人。
这个项目虽然不需要太多的团队配合,但需要队员之间互相照顾,确保没有人受伤。
最后一个障碍是独木桥。这座独木桥有十多米长,桥下是水坑,需要队员保持平衡通过。
“一个一个来,慢点不要紧,安全最重要,“李强在桥头组织着。
有个队员在桥中间时失去了平衡,眼看就要掉下去,前后的队员立即伸手扶住了他。
“谢谢兄弟们!“这个队员稳定后感激地说道。
当第一班的最后一个队员通过终点时,秦渊看了看计时器:“十二分钟三十五秒。“
接下来是第二班的挑战。有了第一班的经验,第二班的队员显得更加从容和有序。
他们在高墙处采用了更有效的配合方式,在壕沟前进行了充分的鼓励,在铁丝网下保持了良好的队形,在独木桥上展现出了更好的平衡能力。
“十一分钟五十二秒!“秦渊宣布了第二班的成绩。
“第二班获胜!“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但是,“秦渊话锋一转,“我要表扬的是所有人,因为你们都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没有抛下任何一个队友。“
“这就是军人的品质——不抛弃,不放弃,“秦渊总结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照顾好自己的战友。“
所有人都为这个评价感到自豪,即使是输掉比赛的第一班成员,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现在进行第二个项目:应急反应训练,“秦渊宣布。
这个项目的设置比较特殊,秦渊准备了几个模拟的突发情况,需要队员们快速判断和反应。
“情况一:发现有人中暑倒地,你们需要在两分钟内做出正确的处理,“秦渊设置了第一个情况。
立即有几个队员冲向了扮演中暑者的假人,按照平时学习的急救知识开始处理。
“先把他移到阴凉处,“一个队员指挥着。
“解开衣领,帮助散热,“另一个队员跟上。
“准备水和毛巾,“第三个队员去寻找必要的物品。
“用湿毛巾敷额头,“有人开始实施降温措施。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显示出良好的训练效果。
“很好,处理得当,“秦渊点评道。
“情况二:发现可疑人员试图翻越围墙进入军营,你们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秦渊设置了第二个情况。
这次反应更快,几个队员立即分工合作:有人负责监视目标,有人负责报告上级,有人负责阻止入侵。
“我去报告,“岳鸣立即跑向秦渊。
“我们去阻止,“段景林带着几个队员向目标位置移动。
“其他人疏散无关人员,“李强负责组织其他队员维护现场秩序。
“非常好!反应迅速,分工明确,“秦渊对这次的表现很满意。
连续几个应急情况的处理都很成功,显示出新兵们经过训练后确实具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个项目:实战模拟对抗,“秦渊宣布了最后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是整个特别训练的高潮。队员们被分成红蓝两队,需要在指定区域内进行攻防对抗。
“红队负责防守这个高地,蓝队负责攻占高地,“秦渊说明规则,“你们有十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进行二十分钟的对抗。“
“使用的是训练弹,安全第一,但要按照实战标准执行,“秦渊强调安全要求。
十分钟的准备时间里,两队都在紧张地制定战术和布置阵地。
红队利用地形优势,在高地上建立了防御阵地,设置了多个射击点和观察哨。
蓝队则研究攻击路线,准备采用多路进攻的战术,分散红队的防御力量。
“时间到,开始对抗!“秦渊一声令下,实战模拟正式开始。
蓝队立即展开进攻,他们分成三个小组,从不同方向向高地发起攻击。
“左翼发现敌情!“红队的观察哨立即报告。
“准备战斗!“红队队长李强下达命令。
双方开始激烈的模拟交火,训练弹的声响在空中回荡,就像真正的战斗一样。
“掩护我,我要迂回到他们后面,“蓝队的段景林提出战术建议。
“好,我们吸引火力,“岳鸣立即配合。
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双方都发挥出了训练中学到的各种战术技能。红队利用地形优势顽强防守,蓝队则发挥机动优势不断寻找突破口。
十分钟后,蓝队成功占领了高地的一个角落,但红队依然控制着主要阵地。
“时间到!停止对抗!“秦渊宣布对抗结束。
双方队员都气喘吁吁地停下了动作,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这次对抗双方都表现得很出色,“秦渊开始点评,“红队的防守很顽强,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蓝队的进攻很有章法,战术运用也很灵活。“
“更重要的是,你们都体现了军人的战斗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秦渊继续评价,“这就是我希望看到的。“
所有的训练项目都结束后,队员们围坐在操场上,听秦渊做最后的总结。
“今天的三个训练项目,每一个都有它的意义,“秦渊开始总结,“团队协作障碍赛教会你们什么叫做团结互助,应急反应训练教会你们什么叫做临危不乱,实战模拟对抗教会你们什么叫做英勇顽强。“
“这些品质,将伴随你们整个军旅生涯,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要记住今天的训练,“秦渊的声音变得更加深情,“记住什么叫做军人的担当。“
“教官,谢谢您!“李强代表所有即将离开的新兵站起来说道,“这次训练让我们带着最美好的回忆离开新兵连。“
“谢谢您给了我们这么有意义的最后一课,“陈伟也表达了感谢,“我们会永远记住的。“
“这不是最后一课,“秦渊纠正道,“这是你们军旅生涯的新开始,你们的真正考验还在后面。“
太阳渐渐西下,特别训练在夕阳中结束了。但这次训练留给所有人的回忆,将永远保留在他们心中。
当晚,即将离开的新兵们进行了最后的整理和告别。明天一早,他们就要离开新兵连,奔赴各自的新岗位了。
“真的要走了,“李强看着收拾好的行装,心情复杂地说道。
“是啊,从明天开始,我们就要面对全新的环境了,“陈伟也感慨道。
“但我们都准备好了,“孙明坚定地说道,“今天的训练让我更加确信,我们已经具备了面对挑战的能力。“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要保持军人的本色,“李强总结道,“就像教官说的,这是我们的新开始。“
第二天一早,送别的时刻到了。所有留下的新兵都来为战友们送行,秦渊和王连长也亲自到场。
“记住,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保持联系,“岳鸣对即将离开的战友们说道。
“一定的,我们是永远的兄弟,“李强用力握着岳鸣和段景林的手。
载着新兵们的军用卡车缓缓启动了,车上的人挥手告别,车下的人也在挥手送行。
“再见了,新兵连!“车上传来了喊声。
“再见了,兄弟们!“车下也响起了回应。
看着渐渐远去的卡车,秦渊心中五味杂陈。作为教官,他既为学员们的成长而自豪,也为分别而不舍。
“他们都是好兵,“王连长走到秦渊身边说道,“你训练得很好。“
(https://www.shudi8.com/shu/674586/14083798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