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金钱玩家 > 第735章 绿宝石行动

第735章 绿宝石行动


话说当年李士群还是一位正义的革命志士时,虽然赴苏联学了一身本领,但是运气差点意思,不太长的一段时间里,反复入狱八次。

    1928年他被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他的妻子叶吉卿走了青帮大佬季云卿的关系将他营救出来,并怂恿他拜季云卿为师,成为其弟子。

    二三十年代的季云卿在上海滩还是蛮牛逼的存在,他是八股党的成员,跟着同为通字辈的沈杏山做事,同与沈杏山拜了同一个师父的黄金荣搞“正当”竞争。

    当时,杜月笙还只是黄金荣手下的一个小角色,就是借着沈黄之争上位,可以说杜月笙的崛起主要归功于在三个阶段处理好了沈黄两人的关系。

    二十年代初期,沈杏山任英租界华探长,组建八股党,垄断上海滩七成以上烟土运输,通过贿赂巡捕房将走私合法化,切断黄金荣的抢土财路。

    当时,沈杏山的势力如日中天,在夜总会抢了杜月笙看上的舞女,杜月笙也只能运用三碗面哲学忍气吞声,女人被睡了,还得登门道歉,但实则借机渗透沈杏山政商网络。

    后来,杜月笙说服黄金荣夫妇成立烟土垄断企业三鑫公司,并建立小八股党,专劫沈杏山烟土船,经过数年时间,沈杏山势力被他搞得土崩瓦解,沈杏山被迫北上天津找饭辙。

    天津那是嘛地方,不规矩里形成规矩,规矩里运用不规矩的地界,和上海滩玩得就不是一个游戏,不到一年,沈杏山便水土不服灰溜溜返回上海滩。

    那时,黄金荣走霉运,先是挨了卢小嘉的耳光,面子丢了个一干二净,然后同原配林桂生决裂,失去财政管家,势力一落千丈。

    杜月笙借此机会撮合黄金荣和沈杏山成为儿女亲家,化干戈为玉帛,沈杏山感激,率“大八股党”残部投靠,助杜月笙打通英租界关系网,三鑫公司终成上海滩烟土垄断巨头,而杜月笙架空黄金荣,终成顶级大佬。

    沈杏山自从成了杜月笙小弟,便不再碰烟土生意,转而进入珠宝行业,控制了上海滩的翡翠走私网络,抗战期间明面上任汪伪SH市特别商会会长,实则暗中抗日,但也正因为明面上的身份,他的生意没受什么影响,一直顺风顺水地做到1946年。

    彼时,也不知从哪里获得的启示,他预感到老蒋要完犊子了,转移了大量资产到香港,在港注册福和贸易,表面上经营南洋橡胶,实为军火中介,并入股《星岛日报》,欲把控舆论。

    1947年年中,沈杏山完成了事业重心往香港迁移,他开始坐镇香港,上海那边他交给了当做接班人培养的侄女沈曼卿掌管。

    沈曼卿的父亲早年留学早稻田大学经济系,精通金融运作,后跟随沈杏山给杜月笙当财务大总管;母亲是流亡上海的白俄珠宝世家后裔,俄法混血,家族在法租界经营珠宝店。

    因杜月笙和沈父的“隐藏身份”需要珠宝渠道洗钱,而沈母家族需要青帮保护,沈父和沈母因利益而联姻,但两人婚后并没有多少感情,沈父在外另筑爱巢,与革命爱人碰撞出更崇高的爱情。

    沈曼卿虽是不讨喜的结晶,却是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基因,从小被沈母悉心培养,教授法语、俄语,欧洲礼仪,并将她师从宫廷珠宝匠,精通钻石切割与赝品制作的本领悉数传授。

    沈曼卿在成长过程中受沈杏山的影响较深,沈杏山又需要她的一身本领,于是,沈曼卿成了其接班人,学以致用,1947年至1949年经常混迹百乐门,同孔令仪、张闾瑛等二代交好,既推销珠宝,也借力打通“运输渠道”。

    1949年,沈曼卿到香港,表面上在半岛酒店的英国珠宝品牌当买手,负责采购东南亚宝石,并且是上海同乡会理事,热心慈善公益,帮助上海老乡,实则帮沈杏山经营生意,辅助收留青帮包括杜月笙的残部,组建一个新的字头——义兴社。

    义兴社同其他社团不同,不争地盘,只经营自己的走私业务,翡翠和钻石、军火,以及量不大的毒品,在坊间名声不显,但在警方是挂了号的,被列为青帮香港分支。

    今年年初,沈杏山宣布辞旧迎新,与上海、青帮做分割,也与杜月笙做分割,不受其名声所累,引导义兴社转型香港本土社团,便改义兴社之名为义群。

    义,标榜忠义。

    群,暗示去中心化,弱化青帮师徒等级,转向股份制——按贡献分赃。

    改名之后,沈杏山开始打压青帮旧人、清除杜月笙旧部,大量吸收码头的潮州人,并以潮汕同乡会的名义,申请合法社团牌照,这么一来,从表面看义群成了潮州帮。

    但权力重组不可能一蹴而就,当下义群的骨干依然是青帮旧人。

    林曼华。

    出生于上海法租界的名媛,曾是圣约翰大学化学系高材生,师从德裔犹太化学家汉斯·克劳斯,因精通德语被军统特招,在她受训期间,由赵世英担任电讯老师。

    1944年分配到军统电讯处,与赵世英共事一年时间,赵世英挺喜欢这名弟子,倾囊相授密码学与微型相机技术。

    1946年,在军统内部举行的相亲晚会上结识同事陈志豪,两人既是同事,又门当户对,很快结为伴侣。

    1948年,林曼华化名林雅琴,以陈志豪“未婚妻”的身份,赴港执行钨矿石走私任务,自此扎根香港一直未离开,潜伏于某生生珠宝行担任电台员,通过商业电台串联通讯网络。

    陈志豪。

    上海洋行买办兼营翡翠生意的家族子弟,黄埔16期学员,专攻情报与爆破,1943年加入军统,任上海站行动组员,参与暗杀汪伪特务。

    1945年,因虹口仓库爆炸案获青天白日勋章,但左手被炸残,后装钩爪义肢。

    今年三月份,由“参与破获精通玉座金佛理论的斯蒂庞克男孩等一大批潜伏台湾的地下党”的重要人物原军统少将魏大铭,钦点陈志豪脱离钨矿石走私战线,投入到新的战场——绿宝石行动。

    所谓绿宝石指的就是翡翠,陈志豪会被选中就是因为参军前他已经跟随父亲学习翡翠生意,并且曾去过滇缅战场,会说克钦语。

    1948年,缅甸独立,克钦族世袭头人早迈·杜瓦·辛瓦瑙因不满政府推行大缅族主义,1949年拉起了自己的武装和缅甸政府对着干,并打出克钦独立军的番号。

    [克钦独立军和后来的同名武装力量不是一回事,也没有太大的联系,只是后者一些人物在前者的队伍待过。]

    克钦独立军自打建立,就面临一个难题,没有渠道搞到太多的制式武器,后因李弥残部流窜至缅北,引发周边国家政治关系的变化,台湾方面和克钦独立军被动有了成为盟友的基础。

    克钦独立军缺乏武器,却控制着克钦邦北部帕敢翡翠矿区,而国府穷得叮当响,却要维持超负荷的军队和情报机构,东边炸电厂,西边收流氓,不给钱谁他妈跟你干。

    好在如今台湾情报机构的骨干是当年军统的老底子,抗战期间,老蒋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拨给军统的年经费还不够用俩月的。

    戴笠是从年头到年尾一直薅头发,就为俩字“搞钱”,为了搞钱他给各地的军统站下放了便宜行事的权力,老子不管你们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坑蒙拐骗,抗战一定要坚持下去。

    正因如此,军统涌现出大批搞钱小能手,他们中的一些人如今还活跃在搞钱的第一线。

    从职能上来说,陈志豪就属于搞钱特工,他执行的任务绝大多数围绕搞钱展开,被魏大铭钦点后,他立马启程去了云南边境的中缅贸易重镇畹町,在那里会见了克钦独立军代表军需官木然·瑙森,双方协商了翡翠原石换武器的章程,绿宝石行动开始进行。

    至今,翡翠原石走私已经进行了将近四个月,仅仅台湾方面这一个客户无法满足克钦独立军的需求,木然前些日子秘密来了香港,跳过台湾方面,接触下一级批发商。

    木然早年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留学,不仅拥有不俗的军事素养,且精通国语和多种方言,完全有能力隐于市。

    滇香阁。

    一间云南菜馆,开在中环威灵顿街17号。

    老板是杨振武,大理白族人,陆军讲武堂出身,抗战初期是滇军第60军特务连连长,参加过台儿庄战役,1942年率小队深入缅甸,为远征军侦察日军防线,经老同学木然介绍,结识克钦族头人早迈·杜瓦·辛瓦瑙。

    1949年任滇军第93师(军)副团长,云南解放后率残部600人逃窜缅甸,后带着炊事班来了香港,以炊事班为班底开了滇香阁。

    杨振武并非闲云野鹤,他还有个保密局香港站副站长的虚衔,负责滇缅残军的联络工作,其代号云雀。

    已是下午三点,杨振武还在招待客人,此时他正往后厨走去,遇到了捧着托盘往外走的伙计小李。

    “小李,玫瑰凉虾做好了没有?”

    “周师傅正在做。”

    “我去看看,你先把炒饭端过去。”

    “好嘞。”

    两人擦肩而过,走出几步,杨振武回头瞥了一眼,他感觉这个新招的伙计不太对劲,没有任何缘由,仅是直觉。

    “改天试一试。”

    杨振武腹内嘀咕一声,迈步进入后厨。

    小李捧着托盘进入大厅,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顷刻又收紧,杨振武的目光非常锐利,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瞧出什么,他不得不小心。

    杨振武来到厨师长老周的身后叫了一声,“老周。”

    “老板。”正在摆盘的老周抬头看了一眼。

    “新来的小李前年来的香港?”

    “是的。”

    “一直住在鲗鱼涌?”

    “住在鲗鱼涌亲戚家,有什么不对劲?”

    “等下空了你吩咐他去买两条鲗鱼,看看他买回来的是本地鲗还是珠江鲗。”

    老周稍稍愣神,问道:“如果买了珠江鲗,是不是干掉他?”

    鲗鱼即鲫鱼,香港溪流里早些年常见的淡水鱼,但本地溪流鲫为鲫鱼亚种,与其他地方的鲫鱼稍有不同。

    鲗鱼涌早先溪流密布,盛产鲗鱼,因而得名,但近些年因为填海和过度捕捞,本地溪流鲫濒危,一些鱼贩将珠江口走私的野生鲫鱼冒充本地溪流鲫,溢价销售。

    不过,在鲗鱼涌人的眼里,只有鲗鱼涌溪流里的本地溪流鲫才能称为鲗鱼,他们不屑吃其他鲗鱼。

    “先确认。”

    “好。”

    小李将宣威火腿炒饭送到客人桌上,不经意间观察一下客人的长相,这个客人老板亲自招待,两人非常亲密,可能身份不一般。

    客人就是木然,此时他有心事,并未注意到小李的窥探。

    他运了30吨翡翠原石来港,存放在九龙仓的公共仓库,没想到这批货非常抢手,义群想要,14K和福义兴也想要,他不知道该把货卖给谁。

    依他的想法,三家分一分是最好的,稳住义群这个老客,开拓14K和福义兴两个新客,生意长做长有,但三家根本不吃这一套,都想独占这批货,他的头很大。

    本来想到老友这里歇一歇、聊一聊,纾解一下情绪,可情况好像不太对劲,似乎老友的身份有了变化。

    半岛酒店。

    莎莉·斯科特正陪一位熟人英国珠宝商霍华德·温斯顿喝下午茶。

    温斯顿来香港花50万美元购买了一批价值200万美元的翡翠,存放在酒店的地下金库里,由四名英籍退伍老兵看护,等着转运至伦敦。

    “霍华德,你打算哪天回伦敦?”

    “我打算花几天时间考察香港的珠宝市场,然后再回伦敦。”

    莎莉好心提醒道:“香港并没有想象中安全,我建议你先把保险箱里的东西送回伦敦。”

    温斯顿不以为然道:“我认为半岛酒店非常安全,不会有什么问题。”

    “还是小心为妙。”

    “我会当心。”温斯顿转移话题道:“莎莉,你在香港的生活开心吗?”

    两人不远处的一张桌子,一个华人正通过余光观察两人。

    此人名为陈阿泰,14K分支头目,持伪造的新加坡护照入住半岛酒店。(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669346/2837514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