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战时宰相袁可立
推荐阅读:父兄流放?她白手起家再造名门望族 快穿:专业拯救黑化圣父 小轩窗,玉珠忙 这个中洲队强到离谱 诸天超人!从海贼开始 炮火弧线 重生之资本传奇 盛世嫡女:战王疼妻捧上天 奇幻领主:从开拓骑士开始 废材逆袭:全能神女她马甲遍地
随着战时状态命令的下达,大明的战争机器,开始进入运转状态。
虽然这台机器非常老迈、还受到很多干扰,但在朱由检调整之后,已经能勉强开动,朝着目标前进。
他放手让袁可立负责,就是想检查这几年的成果。看看现在的大明,能发挥多少实力。
袁可立作为第一负责人,拥有的权力最大,责任也是最重。
他在接到命令的当天,就在枢密院召开了战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这次会议不但有枢密院、兵部、五府的人参加,政务院其余各部,甚至内阁和都察院等院,只要和辽东事务相关的,都被要求参加会议——
显然,皇帝的话不是说说,而是真正放权。这么多衙门的官员聚集起来,几乎能组成一个小朝会。
甚至,就连内廷也派了人。御马监掌印李凤翔,代表皇帝列席会议。
在会议开始之前,李凤翔捧着一柄尚方剑,传旨道:
“圣谕:朕惟践祚以来,夕夕兢兢,思复祖宗封疆。”
“今有建虏侵占辽东、残杀大明子民,朕心中未有一日不恨。”
“枢臣袁可立,久历战事、洞晓虏情、谋算周详、方略暇整。”
“特赐尚方剑加便宜行事,武将总兵以下、大臣三品以下,皆可先拿后问,撤职命人暂代。”
“战时委员会诸公,应共图战守之策,和衷共济克建殊勋,以慰朕怀。”
将尚方剑正式授与袁可立,授予他在战时主持辽东事务的一切权力。
如果有官员敢推诿塞责,袁可立可以拿着尚方剑直接撤职换人。
就连总兵和朝堂大臣,也可在上奏皇帝后换人。
可以说,他现在成为了战时宰相,比首辅的权力还要大。
战时委员会也取代了内阁,成为战争期间的最高机关。
在场的臣子听到就感到敬畏,奉命前来的韩爌,更是脸色数变。
虽然他知道皇帝看重袁可立,也知道袁可立曾经是事实首辅。
但是仍然没有想到,皇帝授予袁可立这么大的权力——
这简直是把大半个朝廷交给他,大明开国以来,哪个臣子得到过这样的信任?
就连他这个首辅,在战争期间都要配合袁可立。
经此一事,枢密院的地位算是彻底确立:
平时处于内阁之下,只是五院之一。
战时则总揽相关大权,连内阁都要配合行事。
吸纳首辅等大学士加入的战时委员会,甚至能称为战时内阁。
这其中的定位,袁可立作为枢密院的创建者自然明白。
他郑重接过尚方剑,立誓道:
“臣必恪尽职守,打赢辽东战事。”
然后看着韩爌,下令道:
“韩学士,开战不可无名。”
“请韩学士会同l理藩院、翰林院,拟定讨虏檄文。”
给了韩爌一个露脸的机会,并确实首辅在战时要配合自己。
韩爌略一犹豫,便在李凤翔冷肃的目光下,接令道:
“袁枢密放心,韩某必依据华夷之辨和辽东血债,拟定讨虏檄文。”
袁可立点头认可,知道韩爌已经服从,不再继续逼迫。
他转向韩爌在财经委的副手、户部尚书毕自严,要求道:
“户部在战时必须配合后勤部,准备足够的军费和物资。”
“若有临时需要,还要增加军费。”
大明的财政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毕自严能勉强实现收支平衡,已经竭尽全力。
户部根本没有余钱支撑战争,就连这次辽东战事,都是皇帝逼着山西商人出钱。
听到袁可立这个要求,毕自严顿时叫苦道:
“户部的钱随用随支,根本没有余钱。”
“尤其是现在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去哪里筹集军费和物资?”
袁可立态度强硬道:
“哪里筹集本官不管,但是前线的物资不能缺。”
“还有,山西商人能出钱,其他地方的商人就不出吗?”
“以辽东土地券为抵押,发行战争债券。”
“筹到钱是你的功劳,筹不到钱就是你的责任。”
按皇帝的提点给出一个办法,袁可立逼着毕自严立下军令状。
然后又盯着司农寺卿翟凤翀,要求他检查仓库,解决粮草问题。
这些事都是后勤部负责,户部和司农寺只需要划拨钱财和物资,后勤部调集运输部队,把它们发到前线去。
同样的还有装备部,需要联合工部、少府寺、内府监生产武器,通过后勤部运到前线去。
他们的任务同样很重,因为火器化的军队,非常依赖后勤。
以前大明的武器只是由装备集团和兵器集团生产,现在进入战时状态,袁可立要求朝廷掌握的工厂都要生产武器。并且要动员民间工厂,生产一些零件和军需品。
各种装备标准,都被全行业推广开。所有大明工厂,都要有生产军需品的能力。
都察院被要求严格监察,如果出现问题,还要追究监察御史的责任。
刑部、大理院、卫尉寺同样被安排了任务,要求严格执法,防止出现动乱。
吏部被要求负责考功,把不合格的官员拿下去。
如此种种,大明朝廷的力量,都被袁可立调动,配合辽东之战。
为了这一战的胜利,他和孙承宗一样,都是拼尽全力。
——
李凤翔看着这些,回去后告知皇帝,朱由检满意道:
“袁可立是有能力的,是一个尽心尽职的大臣。”
“派御医过去照看着,别像张梦鲸一样累倒了。”
“现在的大明朝廷,可离不了袁可立!”
这番话是赞扬,同时也是事实。
朱由检这几年之所以放手调整朝堂,就是因为他取得了袁可立的全面支持,并且用这个人帮自己掌军。
只要军队不乱,他就有信心镇压一切乱子。做起事情的时候,自然非常有底气。
首辅不合格可以再换,九卿不称职可以廷推。唯有袁可立的枢密同知之位,朱由检找不到谁替代。
孙承宗、朱燮元、杨嗣昌等人各有不足,无法在这时取代袁可立。
朱由检对他如此放权,也是信任他的能力,并希望这位老臣立功,有机会成为紫阁功臣:
『现在,就看孙承宗打得怎么样了。』
『希望他不要像天启五年那样,拿出一场柳河之败!』(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668532/2837498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