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民间武人,围攻科尔沁(求订阅)
推荐阅读:父兄流放?她白手起家再造名门望族 快穿:专业拯救黑化圣父 小轩窗,玉珠忙 这个中洲队强到离谱 诸天超人!从海贼开始 炮火弧线 重生之资本传奇 盛世嫡女:战王疼妻捧上天 奇幻领主:从开拓骑士开始 废材逆袭:全能神女她马甲遍地
“张溥到通州了?”
“他在那里做得怎么样?”
皇宫之中,召集锦衣卫高层开会的朱由检,似是随口询问道。
监控重点人物的动向,一直是锦衣卫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张溥这样被皇帝重点关注的。
为当今皇帝效力几年后,现在的锦衣卫高层都明白:
当今皇帝对某个人越看重,监控就越严密。甚至会安排警卫,光明正大地保护和监视。
如果有人觉得这些人受皇帝看重,不知好歹地为他们打掩护,反而会受到皇帝的训斥。甚至质疑他们的忠心,是不是心向外臣。
郑士毅当然不会犯这个错误,他取出锦衣卫这段时间的情报记录,回答道:
“张溥在三日前抵达通州,现在正在通州兵工厂做调研。”
“他招收的研究员,有两名出自安全学堂,情报来自他们。”
“据他们说,张翰林在通州颇受欢迎,工匠和工程师,都把他当成自己人。”
这就是张溥去年带领雇工争取权益的好处了,他提出的登记工作制、终身雇佣制、八小时工作制……大多都已在通州兵工厂实施。
虽然这个功劳不是他的,但是通州兵工厂的工人见到张溥,还是感觉很亲切:
一位文曲星为他们说话,而且和和气气地询问,他们自然不把张溥当做外人,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由检听到之后,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就是他派张溥过去的原因。
相比其他人来说,张溥对工人的认识更深刻,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会更注重保护他们的权益。
他希望张溥总结出可行的制度,推动大明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迈进。
赞扬了锦衣卫的工作,朱由检又好奇道:
“安全学堂的学生,怎么去当研究员了?”
“你们锦衣卫就这样把人才放出去了?张溥也不看他的出身就录取?”
负责安全学堂的南司房提督戚昌国道:
“张翰林招收研究员,仿照翰林院选庶吉士,完全公开考选。”
“这两个安全学堂的学生都是统计专业的,数算上颇有专长,他们考上之后,就被招收进去。”
“至于为何放心,大概是因为张溥收了两人做弟子,成了他们的导师。”
导师和学生是有正式师徒关系的,在前段时间划分的师生关系中,如同君臣、父子。
张溥收了这些人做入室弟子后,对他们当然很放心。不管这些人来自哪,胆敢背叛就是违背纲常,会被天下人唾弃。
甚至锦衣卫猜测,这两个安全学堂学生传回的消息,可能都经过张溥允许。
朱由检对此同样有所猜测,叮嘱道:
“不要逼迫情报员监视老师、父母,这是违背常情的事情。”
“他们愿意发回消息就收着,不愿意也不强迫。”
“这些人有能力考进科学院,说明是有潜力的,要从长远培养,当作闲棋冷子。”
“只要他们仍效忠于朕,为维护大明出力,就不要苛责他们。”
定下这个原则,朱由检命令郑士毅把类似人员转入密谍二厅,可以长时间静默,只负责重大情报。
对于张溥的监视,则另外安排人员。
郑士毅领命行事,朱由检又关注起安全学堂的事情,询问道:
“安全学堂的学生,都找到工作了吗?”
“这些人都是专业人员,可不要随意放出去。”
戚昌国急忙回道:
“大多已进入锦衣卫实习,有的则进入其他衙门。”
“这些人识文断字,又有专业知识,比普通的吏员好用多了。”
“后勤部的闵部长,前几天还找我索要后勤专业的学生呢,许诺进了后勤部,都能有个官身。”
这是他颇为自豪的事情,因为锦衣卫在朝廷各衙门中,经常受到排斥。
安全学堂的学生被后勤部长索要,他自然很是得意。
朱由检同样有些自得,因为安全学堂的教程,是他一手安排的,甚至他还兼任着教育长。
这个学堂的学生虽然考举人的不多,在京城九大学堂中只能排在中游。但是做事却非常利落,都是实务人才。
想来闵梦得也是发现了这一点,被战争期间的后勤事务压得喘不过气的他,不惜以枢密大臣身份,索要学堂生员。
考虑到后勤部事务确实繁忙,锦衣卫也需要向军中渗透,朱由检道:
“他要就给他些,还可以派学生去实习。”
“如果立功就授予护军校尉,去军中担任文职军官。”
“还有,参谋部就没有索要学生吗?”
“武道学院和武道研究院,可是有不少武艺高强的人?”
戚昌国这下只能苦笑了,回道:
“没有,杨部长从未提过。”
“现在前线立下战功的多半用火器,很少是凭借武艺厮杀。”
“武学那边都不要求打熬武艺了,专让学生练射击。”
“据说枢密院对这一科武进士颇为不满,认为他们练的拉弓、舞刀、掇石没有用,都安排去练射击。”
这是军事技术发展太快,所带来的脱节。
大明的军队在朱由检的全力推动下,已经向火器时代迈进。
大宁之战的胜利,也让军中高层统一了意见,认为勇武型将士已经被淘汰。
但是武举考试,却仍在考拉弓、舞刀、掇石,虽然不是说完全没有用,却不再是战场上实用的东西。
所以今科的武进士并不受重视,全都要丢入武学再学习。
朱由检对此感叹道:
“武进士尚且如此,更别说武道大会的勇士了。”
“这些人就由你们招收,放到安全学堂好好培训。”
“实在不愿意为官的,让他们加入民间武装。”
“锦衣卫可以办几个安保公司,作为外围力量。”
叮嘱他们对这些人才多加注意,不能断了上升空间、让他们愤懑之下造反。
民间武装是很有用处的,尤其是朱由检需要他们干脏活。
想着辽东正在进行的拉锯战,朱由检道:
“对本届武道大会的优胜者,该授职的就授职。”
“尤其是擅长马战的,可以自建一营,送到辽东作战。”
“如果为国牺牲,授予烈士身份。”
“同战死将士一样,授予辽东土地。”
“你们要好好宣讲一下,不要让那些武人觉得,朝廷不重视他们。”
戚昌国等纷纷应是,朱由检又交代了一些其他事情,才放他们出去。
前来京城参加武道大会的武人,看到《安全报》发出的消息后,顿时摩拳擦掌,誓要争夺天下第一勇士之位。
上一届的天下第一勇士姬际可,目前已经是武道协会会长,还是皇帝的武术教师之一。
但他仍不是最显赫,最让民间武人羡慕的,是独领一营的高迎祥、李自成、刘宗敏、张献忠等人。
尤其是张献忠,凭借复土千里的功绩受封西海伯,刺激了很多武人参加武道大会。
京中早已成名的陈元赟等人不必说,军中选出的朱文德、马科等将领,从民间脱颖而出的袁时中、田见秀……纷纷齐聚京城。
他们的名声没有上一届的勇士响亮,实力却不能说差。
每个人都怀着野望,期待能像前辈那样独领一营,立下封官拜爵的伟业。
他们的前辈张献忠、高迎祥等人,则在辽东战场上,挥洒着汗水和热血。
——
时间进入五月,黑龙江已完全解冻,绸缪已久的攻略科尔沁,终于正式展开。
为了打好这一战,出任黑龙江巡阅使的孔贞运,在冬天冒着寒风联络察罕部,终于说服林丹汗出兵,和大西营、黑龙营、黑河营、黑水营、漠河营一起,围攻嫩科尔沁。
这次,孔贞运的目标不仅是牵制,他打算在建虏主力南下的时候,彻底拿下这里。
林丹汗的加入,不但让明军少了腹背受敌的危险,还让他们对科尔沁的攻势,在草原上有着大义。
科尔沁背叛汗廷,本就是林丹汗愤怒的事情。他不顾漠北战事,亲率两万精锐,参与此次征战。
受他威胁的和托辉特部,则获得了喘息之机,派人向罗斯国求援。
漠北的形势变得更加混乱,吸引了众多势力。(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668532/2837496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