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一元25克黄金
推荐阅读:奇幻领主:从开拓骑士开始 快穿:专业拯救黑化圣父 小轩窗,玉珠忙 炮火弧线 废材逆袭:全能神女她马甲遍地 父兄流放?她白手起家再造名门望族 这个中洲队强到离谱 盛世嫡女:战王疼妻捧上天 重生之资本传奇 诸天超人!从海贼开始
从银本位转变为金本位,是货币发行领域的重大变革。
这是朱由检一直推动的,所以他在看到这个可能后,对《货币法案》修改,顿时更加上心。
琢磨着这件事情,朱由检向群臣道:
“无论什么纸币,想让民众信任,都需要有抵押品。”
“金属交易所中,黄金的价值最高、而且最为稳定。”
“朕以为代金券的发行,可以锚定黄金。”
“规定每一元代金券,代表多少黄金。”
群臣以前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对纸币就是想怎么印怎么印。
不过在辅币券发行之后,他们就明白了:
辅币券能兑换银币,所以价值稳定。
代金券的发行也是如此,想要稳定的话,就需要能兑换东西。
以前设定的物资,现在皇帝把金银同样加进去,最终锚定黄金。
掌管计发委、负责调用徭役物资的韩爌,非常赞同发行代金券。
但是对皇帝说的代金券和黄金挂钩,他却非常怀疑:
“皇上,黄金稳定是稳定,数量却太少了。”
“朝廷要发行的代金券不在少数,没有那么多可抵押的黄金。”
朱由检呵呵一笑,说道:
“没有那么多黄金,就加上其他物资。”
“如果有人非要兑换,先看看他们有没有需求,兑换基础物资,例如粮食、布帛、煤炭、钢铁。”
“不需要这些物资的,再兑换银币。”
“银币兑换完了,才允许兑换黄金。”
“总的顺序就是:物资、白银、黄金。”
“黄金放在最后,作为最终锚定物、压箱底的抵押品。”
这个兑换方法,实际承认了银币的地位。类似金银复本位制的平行本位:
金银按自己的价值流通互不干扰,国家不规定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
这个概念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大明现在银币和铜钱并用,就没规定过比价。
直到金属交易所成立后,才有了兑换的指导价格。
不过朱由检的设置又有不同,它将物资纳入这种复合本位。
而且规定了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在黄金的兑换上更接近金块本位。
这意味着黄金在日常流通中基本看不见,只是以代金券的形式出现。
如此复杂的币值,让群臣听得抓耳挠腮,又有了皇帝刚刚登极时、他们听得不明所以的感觉——
本以为几年适应下来,皇帝的套路已经被他们熟悉了,皇帝也因此越来越放权。
却不料今日听到这番话,他们才明白皇帝的奇思妙想还有很多,他们差的很远。
——
听不懂就无法交流,朱由检无奈之下,只能向这些人讲解,什么是货币本位制。
在明白铜本位、银本位、金本位、复合本位之后,他们才对皇帝的话,稍微有些理解。
最为年轻、脑子最灵活的张溥,有些恍然地道:
“原来如此!”
“昔年张江陵实行一条鞭法,将实物和徭役折银,是把铜本位改为了银本位。”
“难怪变动那么大,到处都用银子。”
朱由检颔首赞许,说道:
“本朝铸造铜钱一向不多,前期是用宝钞。”
“但是因为宝钞没有抵押品胡乱发行,价值一直降低。民间为了交易方便,就转向更稳定的白银。”
“到了隆庆开海,西洋人把开采的白银运来后,大明白银骤增,张居正顺势采用了银本位。”
“不过他这个银本位是不彻底的,不但宝钞、铜钱继续发,而且对白银还没铸币。”
说着张居正的举措,朱由检评价道:
“白银比宝钞稳定,收银子也比收实物方便,使用银本位是进步的。”
“但是不铸银币,朝廷就丧失了铸币权,带来火耗、成色等问题。而且白银价格时高时低,受外部因素影响大。”
“所以朕登极后,立刻铸造银币,将铸币权收归朝廷。”
“但是这只治标不治本,大明没有足够的白银,一直依赖外国,货币交换上太吃亏。”
“而且银子还没多大用处,拿丝绸、瓷器换它太吃亏。”
“如果有货币能取代白银的作用,大明就不需要用商品,交换来无用的白银。”
这个观点在大明一直有,很多人认为白银没多大用处,大明拿着能穿的丝绸、能用的瓷器换成银子,完全是赔本买卖。
无奈因为宝钞崩溃、民间认的就是银子。不使用银子的话,没有更方便的交易媒介。
现在,朱由检要用黄金替代白银,韩爌就询问了:
“要说没用,黄金和白银一样,都是没多大用处的东西。”
“从用银转为用金,能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朱由检解释道:
“大明产银不多,金矿却有一些。”
“尤其是现在开发海外,北美等地已经发现金矿,漠河一带同样有。”
“这样大明的黄金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自产,需要用来换白银的丝绸、瓷器,都可以拿去换黄金。”
“这些黄金是大明自己开采的,民众拿淘金的收获购买商品,还能多条生路。”
“朕已经决定,允许所有移民海外、定居当地的大明公民去淘金,获得一半收益。”
这是他鼓励移民的措施,把更多的人迁移出去。
韩爌知道大明的移民压力有多大,听到这顿时不说话了。
既然大明自己产黄金,当然要多用金。
对金融比较敏感的陈继儒,同样说了一条理由,支持锚定黄金:
“万历年间,一两黄金可换七八两白银。”
“天启年间魏逆当权,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江南曾经涨到十三换。”
“陛下登极以后将至十换。”
“金属交易所开设后,因为日本一两黄金能换十三两白银,近来又升到十三换。”
“相比白银来说,黄金更有价值,而且更加稳定。”
“臣以为代金券的最终锚定物,应该就是黄金。”
这个现象,京城有很多人关注。
甚至有一些消息灵通的官员,参与买卖黄金。
只要是在金属交易所厮混的,都认可白银比铜钱稳定、黄金比白银稳定。
既然如此,朝廷发行的纸币抵押物,就应该是黄金而非白银。
朱由检赞赏他道:
“正是如此,世界上白银多黄金少,而且白银开采量越来越多,黄金的升幅跟不上。”
“以后黄金的价值会越来越高,远比白银要稳。”
“泰西那边,就因为产银过多,金银比价已经提升为1:15。”
“朕打算按这个比价定币值,避免在和西洋人交易时吃亏。”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臣子为之一振。
有些人已经想着,要把家里的银子尽快兑换成黄金——
虽然现在金价已经够高了,但是按皇帝的说法,要达到一换十五才可以。
至于铜钱,那就更不值钱了。现在是银荒期间,银子能兑换的铜钱一直在上涨,很多家中存铜钱的已经转为存银。
如今看来,存银也不安全,要转为存储黄金。
不过朱由检要采用金本位,当然是希望多搜集黄金的,他说道:
“大明的黄金数量不足,不能满足交易所需。”
“所以朝廷的代金券,不但以黄金为抵押品,还加上白银、物资,按照大宗物资期货价格,发行对应货币。”
“但是这些东西不如黄金稳定,朝廷想发行代金券,还是要尽量搜集黄金。”
“《货币法案》中要专门制定黄金管制条款,规定从金矿开采的黄金,必须换成代金券。”
“民间如无正当需求,每户储藏的黄金不得超过十千克。”
“多余的由金储会购买,用于发行代金券。”
这个规定,明显会损害大户人家的利益。
小民的影响则不大,因为他们不可能拥有十千克黄金。
朝堂上的大臣基本上都是大户,就算不是大户,也和大户人家交往密切。
韩爌委宛反对道:
“陛下,代金券想要被认可,需要民间用黄金交易。”
“陛下不许民间藏金,他们如何认可代金券?”
朱由检严肃地道:
“怎么不许藏金了?”
“这是不允许黄金积压,影响货币数量。”
“货币发行量不足,就要以物易物,甚至征收实物税。”
“你作为首辅,难道不知道危害?”
韩爌顿时没话说了,他本就不是强硬的人。
只是心中哀叹无法存放更多黄金,存白银又有贬值风险。
换成代金券的话,他的信心都不足,不知道能不能兑换出黄金。
一旦代金券贬值成宝钞,那就像废纸一般。
陈继儒这时说道:
“普通个人不超过十千克黄金还可,但是寺庙的物品,却有可能超过十千克,应该网开一面。”
“但是金店之类,需要黄金做饰品。”
“臣以为应稍微放开限制,允许一些人拥有更多黄金。”
朱由检皱着眉头道:
“超过十千克的黄金制品,需要办理许可证才能收藏,并且缴纳奢侈税。”
“至于银行、钱庄等金融机构,还有金店等工业用途黄金,可以向金储会申请黄金经营许可证。”
“并且要接受金储会监管,在遭遇挤兑时接受金储会调配。”
将这些企业的黄金,作为代金券后备抵押品。
这样代金券遇到挤兑危机时,金储会可强制征收黄金。
而且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朱由检补充道:
“金储会的黄金兑换,从十千克起。”
“只有达到十千克,有金融机构担保,方才允许兑换。”
“而且兑换有限额,按各个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制定,原则上一个月兑换额度不超过一吨。”
“这是有限金块本位制,尽可能维持黄金安稳。”
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美元采取的制度。如果这都无法维持,那就只能转向信用货币。
不过大明在货币上的信用因为宝钞失败,基本是没有的。所以朱由检还用征集的徭役物资,辅以物资本位。
这样纵然将来金本位崩溃,也有物资托底。
只是他光想着这些,却忘了群臣的接受度。
韩爌劝谏他道:
“陛下,代金券如果不能自由兑换黄金,民众恐不信任。”
“限制的措施这么多,民众会以低价把代金券用出去。”
朱由检考虑过这点,自信道:
“无妨!”
“朝廷允许以代金券纳税即可,它就代表黄金。”
“还有,民间现在认可的是白银。朝廷对黄金管制,对白银可以放开。”
“只要拿着代金券,就能兑换银币。”
实际把金银混用,用白银部分替代黄金。
根据朱由检所知,黄金和白银1:15的比价,维持到了西历19世纪。1792年美元实行的金银双本位,就规定一美元折合371.25格令纯银或24.75格令纯金,金银比价是1:15。
只要能维持代金券和银元的兑换,他相信大部分百姓会接受代金券。
他向群臣说道:
“泰西金银比价是1:15,按这个比例换算,一两37.5克白银,相当于2.5克黄金。”
“所以一元代金券,代表的就是2.5克黄金,和一元银币等同。”
“低于这个比价时,朝廷就用银币和代金券无限收购黄金,用于发行更多代金券。”
“高于这个比价时,那就是白银贬值,金储会根据金属交易所的比价,重新确定代金券兑换银币的比例。”
“总之,不能让百姓吃亏,代金券要比银币更保值。”
这个想法非常理想,但是却难实现。
韩爌琢磨着皇帝的说法,询问道:
“如果白银贬值,百姓纷纷兑换银币,银币不足怎么办?”
朱由检自信地道:
“不会的,白银越贬值,百姓越不会买。”
“劣币驱逐良币,是金融领域的规律。”
“白银贬值之后相比黄金就是劣币,百姓有银币都会急着用出去。如同现在那些存铜钱的,急着把铜钱用出去一般。”
“到时候市面上银币会很充足,代金券价值会更稳。”
韩爌皱了皱眉,对此不太明白。但是他又不好意思追问,只能又问道:
“如果百姓不认可1:15的比价,大肆售卖黄金,朝廷没有足够的银币收购怎么办?”
朱由检哈哈笑道:
“那就更简单了,直接给他们代金券。”
“如果非得要银币,那就拿黄金去海外换。”
“泰西那边,会很乐意把白银换成黄金。”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这样,黄金要尽可能地留在境内。”
“你们一定要记住,白银价值只会越来越低,存金胜于存银,代金券的最终锚定物是黄金。”
“一元代金券的价值,固定为2.5克黄金,却不固定白银。”(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668532/2837481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