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328章 好的没用,差的太差(4k)

第1328章 好的没用,差的太差(4k)


打电话来的,是他的一位约翰牛的合作伙伴。

    娄守行作为当前状态下,两边的高技术产品贸易的急先锋,在大洋公约组织各个国家,都有不少的合作伙伴,而约翰牛这位,就是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

    和他们打交道,要时刻注意的一件事情是他们随时会出卖你,当然可以放心的是,如果他们拿不到足够的利益,那他们就大概率不会置你于死地。

    而这个合作伙伴这次要沟通的事情,就是那种明显不会因此而出卖自己的那种,因此娄守行相对还比较放心。

    “光纤?不不不,我们没有代理这个东西,是的,我很确定。”

    当一家企业生产、代理的东西足够多的时候,往往他们的负责人自己都不见得知道自己手上到底有些什么产品,还得找手下相关机构去核实,而振兴电科的体量,无疑是到了这个级别的,所以对方请娄守行仔细确认一下。

    不过这个规律在娄守行这里例外,因为他代理的国内的东西,基本都是和自己妹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让他根本不需要去核实,就能知道自己到底手上有些什么东西。

    对方明显有些失望,但是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道:“娄先生,我在高卢的朋友非常需要这个东西,希望你能想想办法,条件一切都好说。”

    只要产品,不要技术,代价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所以对方敢于做出这样的承诺。

    但是娄守行非常敏锐的发现了他话中的问题。

    高卢?如果是正常情况下的高卢人的话,根本不需要到自己这里绕一圈,高卢和内陆之间,有着非常好的沟通渠道,在整个大洋公约组织范围内最好、没有之一的那种。

    而现在,一名高卢人要通过一名约翰牛的商人,透过自己寻求这个东西,这让他想到了很多,很远。这事儿,邪门。

    “如果你真想得到我的帮助,那么我需要你把事情的真相告诉我。托马斯先生,我想事情应该比你刚才告诉我的要稍微复杂一些,甚至,在高卢人的背后还有人,一个和你们差不多身份的人。”

    如果把这件事情比作一个牌局的话,那能坐在一桌打牌的就那几个国家,有的已经出现在牌桌上,有的国家有自己的牌桌牌桌上,那剩下的可能性就不多了。

    该死,这名东方人真是太精明了!不过想到对方是掌握着一个庞大且先进的高技术公司的掌舵人,那这种程度的精明好像也变得理所应当起来。

    “亲爱的娄,这样吧,我并不清楚这件事情的背后到底有什么,不过我可以向请求者提出你的意见,向他询问更详细的内容。如果可以的话,请你给我半天时间。”

    娄守行并不在乎这半天时间他是真的去询问对方了,还是只是找个借口做个姿态,证明自己真的不知情,总之半天时间他还是等得起的。

    “没问题,但是你只有半天时间,托马斯先生,我想你明白我的意思。”娄守行没有半点对约翰牛的人客气的想法,这帮人都一个德性,记吃不记打,欺软怕硬,你要是态度太好,你把半个公司送他,他们大概率也只会感谢上帝而不会对你有半分的感激之情,然后开始图谋你剩下半个公司。

    “非常感激您的理解和配合,娄先生,我马上去办。”

    不知道那位躲在背后的高卢人给了这位“百年睦邻”什么好处,让他能如此的上心。娄守行不关心,他只关心这件事情背后还有什么。

    半天之后,托马斯先生带来的消息让娄守行有些愣神,没想到这件事情虽然不复杂,但是也不简单,五大善人来了仨,他没猜错,躲在背后的那波人,果然就是花旗佬。只是这帮花旗佬的能量估计也不怎么大,否则不可能要绕道高卢,再转约翰,再到自己这里。

    嗯,有点意思……对方急切得到自己妹夫搞出来的这种新型光纤,那意味着他们在这方面有非常强烈的需求,再结合对方的能量大小,娄守行觉得,这件事情好像有那么一点点深入挖掘下去的价值。

    “托马斯先生,我明白了,但是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情的风险非常大……”娄守行瞎话也是张口就来。

    实际上,以他对高振东的了解,这种能公开拿出来发表的东西,风险其实没多少,只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娄守行还是很明白的,不先把成本吹上去,后面的生意不好谈。

    “我明白,娄先生。所以我唯一想到的就是您。”托马斯那边对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明显高估,甚至都没有拿出什么讨价还价的态度来。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他只是一名中间人,能负责事情达成就是他的诉求,至于双方的代价,他其实是不怎么关心的,特别是娄守行提出的这个困难还非常合情合理的前提下。

    娄守行也知道这件事情和对方没什么好说的,还是得和正主儿沟通才行。

    “这样吧,托马斯先生,如果对方有诚意,请他们自己到港岛来找我,我和他们当面沟通。至于如何在对方面前保证你的利益,我想托马斯先生你应该不担心这件事情,同时我也也愿意在这方面向你做出一定的配合。”

    当听见娄守行前半句的时候,托马斯心里就是“咯噔”一下,完了完了,这是要撇开自己了。

    不过听见后半句的时候,他的心放了下来,娄先生做人还是很讲究的。这也是做掮客的人最弱势的地方,那就是交易双方都有可能不受自己的钳制,随时可能抛开自己。尤其是交易中的某一方具有非常强大的能量的时候,这种隐患爆发的可能性会急剧上升。

    还好,在整个交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娄先生是讲规矩的人,和东方人打交道就是这点好,他们要脸,讲究。

    虽然到现在为止,托马斯并不清楚最终会是一个什么交易。

    “好的,娄先生,我马上转告他们。”

    “一个月吧,一个月之后,我在港岛等他们。”澳城就算了,现在在明面上,娄守行还是在港岛活动更多一些。

    而这一个月时间,是娄守行算好了自己应高振东之邀回内地,并把事情办好回来的时间。

    并且这件事情他本来就需要和高振东商量才能做出下一步的决定,现在花旗人来了也没什么鸟用。娄守行很清楚,事情成不成,都得看高振东这边的意思,如果高振东拒绝,那这件事情就没什么好谈的。

    至于花旗佬过来是不是白跑一趟,娄守行并不在意,生意嘛,哪儿有百分百成交的。

——

    高振东并不知道娄守行正在往回赶,他正在接待来自渤海海滨的客人。

    这些人,他说熟悉也熟悉,说不熟悉也不熟悉。

    说熟悉,是因为他一直都知道,在这个地方存在着这么一群人,正在默默的为水下力量而努力。

    说不熟悉,是因为这次来的这老几位,以前没见过。

    “高总工好啊,久仰大名,见到你很高兴。”

    自从搞消声瓦那帮同志回去,天天在试验室里“咣咣咣”开始,那边的不少同志就对三分厂这个地方有所耳闻。虽然不一定知道高振东,但是三分厂是知道的。

    在外人看来,这其实也很正常,水里的东西哪个不要钢铁的?特别是轧制薄板,但凡是个船,甭管水上水下都少不了。所以他们往三轧厂跑简直是太正常了。

    但是只有行内人知道,他们往三轧厂跑,和轧制钢板有点关系,但是这个关系最多五毛钱的,再多的那部分,可就是另外一回事。

    高振东好不容易才忍住一句差点脱口而出的“你高兴得太早了!”,这个梗有点太过超前,现在说出来恐怕把同志们吓着了。

    “同志们好同志们好。”他只能采用中性一些的说法,欢迎这些同志们。

    人们都坐下之后,出乎高振东所料,同志们摸出了一份东西,这是他万万没想到同志们会摸出来的。

    那还是一份《激光》。

    “高委员,我们在最新的《激光》上面,看到了您的大作,所以我们就冒昧过来了。有些技术上的问题,想请您指教指教。”

    高振东有些懵,按说光纤这东西现在能用在潜艇上的可能性,其实不多,而那为数不多的应用,按说同志们现在是没考虑到的。

    偏偏还就是他们也找了过来。

    不过来都来了,先听听同志们的想法,高振东可不敢打包票说自己什么都知道,而且上辈子的人没找出来的应用方向,不等于这辈子的同志们就不能想出来。

    “指教不敢当啊,有什么问题?”

    “高委员,我们知道,您除了在激光方面之外,在水下兵器的研究方面,也很有建树,所以这一次儿,我们就是想在光纤和制导的结合上面下下功夫,来听取您的意见。”

    别人可能不够级别知道,但是这几位同志是知道的,高振东在鱼雷的制导方面有的是花活儿。

    而高振东的反应,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你们是想用光纤做鱼雷的线导?”高振东一口就把他们的想法点了出来。

    主要是这件事情太容易猜了。制导、光纤,那不就光纤线导咯。

    虽然容易,但是同志们还是对高振东的反应如此之快非常的佩服,看看,顶级专家就是顶级专家。

    “对,就是这样,我们这次来,就是想向您咨询一下,如果想要达到我们的目标,需要把光纤的传输特性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国内现在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制造这种光纤。”

    光纤这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玩意,所以想要最快掌握相关的知识,还是找高振东来得最快。

    不过高振东的下一句话,马上就让他们的心凉了半截。

    “如果是这个的话,我的建议是,暂时不搞!”

    海装局的同志也有陪同过来的,听见高振东的话,也是一愣,高总工的风格他是知道的,海装局内部级别够的同志都知道。

    该花绝对花,能省肯定省。

    他一定有他的道理,他可不会因为使用光纤技术是他搞出来的,就想着一定要到处推广这东西,高总工不是那样的人。

    “高总工,为什么现在不能用光纤?”海装局的同志知道,高振东一定会给出解释,让同志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且能够因此学到如何把握把光纤用上去的相关知识。

    高振东笑道:“优势性能溢出,弱势性能明显。”

    “优势性能?您指的是带宽?”很明显,这次来的同志也是林子里来了一头熊瞎子——有bear来,对高振东的话反应非常快。

    高振东点头笑道:“对。以当前鱼雷的制导原理、目标运动速度、鱼雷运动速度、控制速度需求等原因综合来看,对于制导信号的刷新暂时没有太高的要求,以光纤能提供的带宽的来说,有点大得过头了,没必要。”

    鱼雷再快也就几十节,除了超空泡鱼雷那种没法制导的东西之外,都这速度,船的运行速度也就那么点,对雷体的机动性要求根本没有导弹那么高,特别是线导鱼雷的制导源都是潜艇声呐的情况下,两者之间需要传输的信号是极为有限的,而且对刷新率要求也不高。

    数量少、频率低,这就让光纤最大的优点——带宽显得毫无用处。

    高振东在黑板上把相关参数算了一遍,当同志们看到以k为单位的所需带宽和以M为单位的可用带宽时,都有点不好意思,好像是有点太大了。

    “而且,光纤在抛开带宽优势之后,在当前条件下的其他劣势是不可忽视的。在机械特性方面,现在光纤和电线比,是要差不少的,玻璃纤维的力学性能和金属线比,还是要差不少。这样一来,使用光纤就需要付出其他代价来保证机械性能。”

    这就是高振东说的“弱势性能明显”。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666636/2837450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