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四合院:解旷解忧 > 第1088章 光齐结婚

第1088章 光齐结婚


回到家中的阎埠贵,情绪很平静,就好像刚才站在前院的根本就不是自己,阎家人都很好奇,刚才的一幕幕,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杨瑞华实在没忍住,说道:“当家的,你这怎么突然就这么大改变啊,怎么就偃旗息鼓了呢?”

    几个孩子都齐齐望向了自己的父亲,只有阎解旷转身回屋了,阎埠贵也没在意,掏了一下兜,从里面掏出五块钱来,然后又抖了抖,说道:“五块钱的赔偿,我还吵吵什么,她爱吃什么吃什么,反正没用我家的钱。”

    杨瑞华这才明白,易中海在说那段话的时候,偷偷塞给自己当家的五块钱,怪不得阎埠贵转身回家了呢。

    九十五号院后院,东厢房的一间小屋里。

    刘光齐回家后,就一直烦闷不已,今天他跟自己的对象王美娟回家了,去拜访下岳父岳母。

    岳父岳母也热情的招待了他,岳父就是机修厂的车间主任,在酒过三巡以后,岳父就说了一件事,支援三线建设,岳父的意思很明确,他没有办法,上级指派,他必须得去,但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他们两口子舍不得这个女儿,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让刘光齐尽快跟女儿完婚,然后跟他们一起走。

    本来刘光齐是抵触的,但岳父说了,他去那边的新厂就是副厂长,只要刘光齐去不光有房,还能被提为副科级,将来又有岳父照拂,科级处级都不算事。

    这对刘光齐的诱惑力太大了,你要知道,一个厂子从副科走到正科,顺利的话也得小十年的经历,何况是办事员到副科呢,这得少走多少弯路啊。

    刘光齐跟王美娟商量了一下,就把这件事情瞒了下来,跟刘家人没有说,只是催促自己的父亲刘海中办婚礼,毕竟岳父那边也是干部家庭。

    刘海中想想,这本是自己露脸的的事就一咬牙,答应了,就在九月底。

    这不今天四合院里算是有喜事,大院的人都见过王美娟,所以对新娘子也没什么期待,但大部分人都很好奇,现在这个时候刘海中是怎么把“三转一响”给备齐的,不管怎么样,刘海中算是下了血本了。

    刘光齐,二大爷刘海忠的大儿子。刘家最为重视的长子,从来没有挨过打,可以跟着二大爷喝酒吃鸡蛋的存在。

    现年20岁,中专毕业本来可以凭借二大爷七级锻工的面子,介绍到轧钢厂当技术员,那时候技术员也是各大工厂争抢的对象,但偏偏去了一家机修厂当技术员。

    刚刚通过机修厂技术考核十三级,正式成为技术员,月工资四十五块五,二大爷的骄傲。

    二大爷为了在这么困难的时期都要帮刘光齐举办婚宴。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窗户上面贴着大红喜字,门边贴着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划重点,三大爷所写,得喜糖十余颗。)

    陆陆续续的各路亲朋好友到来,礼钱有一毛,三毛,五毛,一块,各种亲疏远近不等。阎埠贵坐在一张八仙桌旁边记礼单。桌子上面摆放的有花生,瓜子,糖果,大前门香烟。

    四合院里一大爷随礼一块钱,三大爷、许大茂、傻柱五毛,其他各家条件好的三毛,困难的也会随一毛。

    刘光齐穿着一身崭新的中山装,胸前挂着一朵大红花,骑着自行车和工友就去接新娘子了。阎解成也想去跟着去,可惜没有工作的还算是一个孩子,不带他玩。

    过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听到了有孩子一声大喊,

    “新娘子来了。”一阵鞭炮齐鸣。

    一百响的小鞭都放了有十几个。

    刘光齐带着新娘子走了过来,婚礼正式开始。

    四合院邻居都把自家的桌子,凳子摆出来。自家拿自家的碗筷,四合院的后院坐的满满当当。

    婚礼司仪开始主持典礼:

    第一项:大家合唱革命歌曲《东方红》,东方红的歌声在院里回响。

    第二项:读伟人语录,司仪读一句大家读一句,“抓革命促生产……”

    第三项:宣读结婚证书。

    第四项:新郎新娘向伟人像三鞠躬。

    最后,婚礼在“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歌声中结束。

    “开席”

    六道大菜,小鸡炖蘑菇,红烧鲤鱼,猪肉炖粉条,韭菜炒鸡蛋,油炸花生米,四喜丸子,二合面馒头,酒是西凤酒。

    当然了这些都和阎解成没有什么关系,上席的有二大爷夫妻,新郎新娘,新娘爸妈,轧钢厂领导,院里的一大爷,三大爷。

    其他亲朋好友也不差,不管大人小孩一人一碗猪肉白菜炖粉条,散酒随便喝,两个二合面馒头。

    荤油做的菜确实挺香的,虽然没有看到肉,但是今天的饭的没有白期待一回,比阎家的饭好吃多了。

    大家都夸二大爷办的局气,这个婚礼没有几百块钱办不下来。

    二大爷还给刘光齐买了手表,家里添置了收音机。怪不得以后刘光天和刘光福会说,大哥结婚把家里的钱花完了。

    二大爷家的刘光齐的婚礼,算是四合院办的最风光的一个了。许大茂和娄晓娥也因为出身问题没有大操大办。

    其他人婚礼只能说是“不值一提”。对,说的就是贾家,当时条件比现在好多了,阎解成记忆里一家只有两块糖,吃的是水煮白菜,窝窝头,当时阎解旷可哭惨了。

    吃过饭男人都散了,妇女帮忙收拾桌子子,洗刷碗筷。熊孩子们围着新娘看,和新娘聊天,会说吉祥话的还能捞几颗糖吃,就剩下阎解成这些半大孩子没事做。

    等送走了亲朋好友这场婚礼才算是结束了。

    这个年代的婚礼还是很有意思的,也很有纪念意义。

    热闹,喜庆,欢乐,二大爷对老大也是真好。封建大家长作风,长子顶门立户,刘光天和刘光福三天两头挨打,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

    阎埠贵回家的时候已经喝高了,用掺水的酒锻炼的酒量,去喝真的高度酒那还不是一杯倒。

    对于阎埠贵吃席当然是尽量多吃,多喝,下一顿在自己家可以少吃一点。

    这些都是一些小问题,阎解成也没有想去改变阎埠贵的几十年的习惯。

    等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生活富足,这些小毛病自然就不会存在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664780/2837479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