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王家的年
推荐阅读:直播科普震震果实,我一拳开天! 一人之下:一人往矣 开局化婴,父母是黄毛太妹?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斗罗:我绝世半神,收徒千仞雪! 重回1984赶山狩猎 武道从金身开始无敌 煤气罐没用?看好,我只教一次! 觉醒神通后,妖魔皆薪柴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
一眼年二十九中午的时候,就有人家吃年夜饭了,现在的年景不好,好多住户实际上一天都是两顿饭,很少有人家是一天三顿的。
因为今年是过年,所以好多人家早上也熬了粥,弄点小咸菜,到了中午,好一点的可能买到了一点肉,大家一起吃,不好的也会到处借点鸡蛋,算是在家里有一道荤菜了。
四九城所用粮食基本全靠外地调入,自五九年以来,调入发生困难,越来越少。曾一度出现库存用粮不够维持六天需求的紧急状态。当时全市人口不足400万(享用商品粮待遇的“非农业人口”),居民口粮低标准供应,把自1954年“统购统销”后实行的居民“凭证”供粮改为“凭票”供应。凡是在四九城有正式户口(所谓“吃商品粮的”)每人按月发放粮票。粮票分为:粗粮票,面粉票,大米票……粮食定量依年龄大小,因人而异,从婴儿降生的3斤、少儿6斤、儿童8斤……至成人21斤不等。此外还依身份不同,指标各异,如在校大中学生、机关干部、特殊工种……略有所增加。其中面粉供应占总定量20%,大米占10%,其余供应粗粮——玉米面、白薯干、有时即高粱面儿、鲜白薯等杂粮。
婴儿发给奶证,每日两瓶,每瓶半磅。满周岁的,供应1瓶,再掺兑“代乳粉”。代乳粉票和婴儿糖票,每月各发一张。,由于秦淮茹的户口已经转到了城里,这还得益于她的丈夫贾东旭的因公殉职,所以表面上看贾家很困难,实际现在的贾家要比贾东旭在的时候的生活水平,好上很多了。。
去年,作为多数居民的“骨干”副食品猪肉自1959年元月起凭票供应。凡是在京有正式户口的,每人每月三张票(分为上、中、下旬各一张)每票供应鲜肉1——3两,依货源状况而定,肉少时供应1两,肉多时不得超过3两。但自同年5月起,把每人每月的三张票削减为两张(上半月、下半月各一张)。
去年底,蔬菜被正式划为“国家二类商品”。强化“产销统管”体制。对居民实行凭票限量供应。凡是在京有正式户口的,每人每天供应鲜菜2两(100克),但品种不限。萝卜、土豆、白菜等任择其一。但以土豆居多。另外还发放有少量的“葱票”,持票可购买到少许葱、姜、蒜等,主要由“居委会”安排,重点是照顾基层革命军烈属。但有时出现凭票也无菜可买的情况,仍可持票买到腌菜或咸菜。
鸡蛋自1958年元月起就实行限量供应,凭“四九城居民副食购货证”,每户每月供应1市斤,但超过十口人的“大户”,每户每月增加1斤。
但是今年各家置办年货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买不到鸡蛋了,猪肉没有,鸡鸭鱼见不到,再没了鸡蛋,各家各户也是只能用豆制品作为年夜饭的主菜了,不过刘海中家是个例外,小年过后的第二天,刘海中的徒弟就给他家送来了一筐的鸡蛋,也不知道从哪儿倒腾的,有那些好信的人,总是想在刘家人的知道些什么,可惜刘家人守口如瓶
花生和瓜子一年“品尝”一回。每逢春节光临,每户居民凭证供应花生半斤(含皮)和瓜子2两(熟)。花生与瓜子属油料作物,早在1953年即被列为“统购统销”物资,所以家家户户分的都差不多一样多。
此外,春节每户额外增发“节日补助油票”一张。凭此票可购香油或者芝麻油1两。
食盐供应凭“BJ市居民副食购货证”,每户每月供应1市斤。大粒粗盐或精盐,任择其一。超过十口人的“大户”可增加半斤。
稀黄酱每月每户凭证供应半斤(无包装,自备器皿),超过十口人“大户”增加半斤。
芝麻酱供应逢三节(春节、国庆、五一)凭BJ市居民副食购货证》每户供应1两(50克),无包装,自带器皿。
此外,逢年过节还有粗粉条2两,粉丝1两,花椒半两、大料半两、木耳半两,黄花半两,碱面儿半两,皆凭“BJ市居民副食购货证”按户供应。
酱油(低档)、醋(散装)基本是敞开供应,但每次购量不得超过3斤。
所幸——不限次数。群众称之“限量不限次”。
这就是今年过年的现状,你说家家户户,能有什么东西可置办的,所以今年的年味很淡。
往常的时候,还没到中午,胡同里,到处都能响起鞭炮声,但今年能放的起鞭炮的,也没几户,当王丽带着一兜子的鞭炮跑到张二丫家的时候,张二丫都高兴的蹦了起来,拉着王丽就出门玩去了。
王战没有去张老头家,自己独自在家整理厨房,把这几天要用的食材,都分门别类归置好,该腌制的腌制,该收拾的收拾,有条不紊的在处理着。
最后就把今天年夜饭的食材准备好,鸡汤也已经炖上了,饺子馅也活好了,王战就开始了切配的工作,正忙着呢,就听到大门口有人喊他,能来这儿,还张口叫战哥的,现在就俩人,一个是阎解旷,一个是许大茂,但许大茂听说下乡跟自己的父母一块儿过年去了,那门口的就只能是阎解旷。
这大过年的,阎解旷来干嘛,王战也没摘围裙,就径直走到大门口,一边走一边说道:“门也没锁,怎么,过年还变得守规矩起来了,你不会自己进来啊。”
王战打开半扇门,一看门口站了两个人,怪不得阎解旷没直接进来呢,他身后站着的正是阎埠贵,阎埠贵看到已经长成一米七多大个的王战,还真有点不敢认了,上一次阎埠贵直面王战,还是王战十岁的时候,那时候是东跨院搬家前跟九十五号院起冲突的时候。
虽然那次冲锋陷阵的是后院的刘海中和中院的贾张氏,但人群中依然有阎埠贵的影子,所以王战对阎埠贵印象相当不好,王战看在阎解旷的面子上,没有赶他们,直接把他们让到了前院的右穿堂房,那里被王战改成了一个小的茶室。
屋子里一共就一个木质长条沙发、一个长条茶几和四把椅子,靠东墙还有一个边柜,边柜上放着两个暖水瓶,一个托盘里放着一把茶壶和六个茶杯。
待两人坐下以后,王战给两个人倒了两杯水,然后自己在旁边坐了下来,阎解旷一看王战的一系列操作,就知道他不喜欢跟自己的父亲打交道,能让他进来估计是因为自己,所以阎解旷主动的提出了来这儿的目的——借肉。
王战一听,眼睛就眯了起来,看看阎解旷,然后转过头望向了阎埠贵,阎埠贵一看,这自己不说话是不行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664780/2837476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