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598章 高超,但没完全超

第1598章 高超,但没完全超


普拉巴卡尔并没有继续留在这里,而是将后续应付媒体追问的“任务”果断甩给了专门的新闻官,自己则和伍德鲁夫迅速离开了喧闹的塔台。

两人走下楼梯,来到空旷的停机坪。

下午的阳光有些刺眼。

不远处,刚刚完成发射任务的F-15C战斗机“83-0042”号已经静静停稳。

飞行员托马斯·弗宁中校正站在机翼旁,接受着几名地勤人员和一名海军联络官的道贺。

“中校。”伍德鲁夫率先走过去,“干得漂亮,非常精彩的发射操作!”

普拉巴卡尔也紧随其后:“一次教科书般的飞行,中校。你完美执行了任务。”

“谢谢,长官。”弗宁中校首先向二人敬礼,然后礼节性地回应道,“能完成测试就好。”

寒暄了几句,当联络官暂时离开去处理文件时,弗宁中校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看了看伍德鲁夫,又转向普拉巴卡尔,声音压低了一些:

“长官,坦率地说,以我个人的专业看法,现阶段的HMMS……几乎不具备实战价值。”

伍德鲁夫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眉头不易察觉地皱起,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毕竟,就算不考虑速度问题,这也是一种性能不错的空射重型武器。

但普拉巴卡尔却抬手阻止了他:

“说说你的理由,中校。”

弗宁早已组织号语言:

“飞机带弹之后,操控性比我起飞之前的预计更差,操纵杆重得像是灌了铅,对任何侧风扰动都异常敏感,需要飞行员持续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补偿。”

“最致命的是发射窗口。”他语气加重,“大部分现役飞行员在不进行长时间专项训练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每次都精准地卡在那个点上把导弹投出去……稍有偏差,导弹点火失败或者姿态失控的风险会剧增。”

对于一种完善的武器而言,这些信息本应是由研制方告诉飞行员的。

但HMMS的研发显然算不上完善。

伍德鲁夫脸色不太好看,但这次却没有开口反驳的意思。

普拉巴卡尔则若有所思地问:“如果……我们放宽一些发射条件呢?比如允许在更平稳的状态下发射?”

弗宁无奈地摇摇头:“恐怕需要放宽的不是‘一些’,而是很多,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在水平巡航状态下,像扔普通炸弹一样投掷。”

“这……”普拉巴卡尔瞄了眼伍德鲁夫,“恐怕有些困难。”

弗宁则指了指身后的83-0042号F-15C。

“飞行员的问题还能靠训练解决,但F-15C机队的平均机龄已经接近30年,大部分飞机都很难频繁进行这种高G的带弹爬升……”

后面的问题,根本不用他再继续说下去。

F22和F35显然没有携带这种东西的能力。

F15E虽然也是F15,但却要比F15C笨重得多,并不足以完成投掷任务。

普拉巴卡尔沉默地听着,但一时间也无法给出解决方案。

伍德鲁夫同样陷入沉思。

他是一名海军军官。

而海军航空兵的飞机列表里,甚至连F15E都没有……

……

就在这时,一阵由远及近的螺旋桨高速旋转的独特嗡嗡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几人抬头望去,只见一架蓝白涂装、外形酷似庞巴迪DHC-8支线客机的小型飞机出现在天际线。

看上去,似乎只是一架平平无奇的VIP运送专机。

但它机腹下方两侧醒目的长条状相控阵天线暴露了身份——

E-9A“瞭望者”多用途遥测观测机。

“中校,你的观察和意见非常有价值。我们会把你的建议带回项目组,认真评估HMMS挂载和发射程序的优化空间。”伍德鲁夫转向弗宁,“再次感谢你的卓越表现。”

弗宁再次向二人敬礼然后果断离去。

几分钟后E-9A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

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在了指定的停机位。

舱门打开,三名穿着便装、但气质精干的工程师迅速跳下舷梯,朝普拉巴卡尔和伍德鲁夫走来。

“长官!”为首的工程师将一个约巴掌大小、带有物理锁的黑色金属数据匣郑重地交到普拉巴卡尔手中,“原始遥测数据,全程完整记录,未经任何处理。”

实际以HMMS本次测试的飞行距离而言,遥测信息本来可以直接进行回传。

但出于稳妥起见,普拉巴卡尔还是选择出动一架E9A,也只有这架E9A可以获取到HMMS的真实遥测数据

“辛苦了。”普拉巴卡尔接过冰凉沉重的匣子,点了点头。

两位高官带着那黑色的匣子,与工程师们一起迅速走向基地内部一栋不起眼的小楼——专为此次测试设立的数据分析中心。

刚刚从E-9A上面下来的一位工程师在主控台前坐下,普拉巴卡尔亲自将那个黑色数据匣接入专用的、与外部网络物理隔绝的计算机接口。

“数据接口已就绪,开始导出原始数据流。”

“解密程序运行正常……”

“数据导入分析软件……开始解析……”

“……”

屏幕上一条条时间戳精准标注的遥测参数依次出现:压力、温度、加速度、舵面偏角、GPS坐标……

以及最重要的——速度。

到了高超音速这个领域,空速和地速之间的些许差别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并且传统的皮托管系统也不太适用于这个区间内的测量。

工程师熟练地操作着软件,很快将一条新的速度-时间曲线在大屏幕上绘制出来。

与之前在塔台看到的光滑曲线截然不同,上面充满了细微的毛刺和波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曲线攀升的最高点。

工程师放大了那个区域,精细的网格坐标覆盖其上。曲线艰难地爬升,在某个点达到了峰值,然后开始微微下探。

工程师将光标定位在峰值处,旁边自动显示出精确的数值:

3805.89MPH

房间里陷入一片沉寂。

伍德鲁夫盯着那个数字,脸上看不出什么悲喜。

普拉巴卡尔同样面无表情——

这是个相当微妙的数字。

如果按照高空实际音速计算,那么它毫无疑问地突破了马赫数5.0的“屏障”

但肯定不符合国防部最开始对于“高超音速”的需求。

当然,那个所谓的“马赫数6.0”,纯粹是数据处理和展示策略的“杰作”。

“长官,”工程师汇报道,“严格来说,它在第73.2秒左右达到了峰值,计算值…非常非常接近马赫数5.0,但根据我们的误差分析模型,不能100%确定它跨越了临界点。”

“知道了。”普拉巴卡尔点点头,“平均速度呢?”

工程师迅速操作,圈定了火箭发动机工作后期到关机前的一段数据。

“整个飞行过程持续了大约13分钟,期间平均速度…3300MPH。”

“勉强……凑合吧。”普拉巴卡尔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像是在说服自己。“至少比过去那些飞不起来或者中途解体的型号强得多,说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是可行的。”

“实际上,HMMS的燃料配方还有优化的空间,所以最终突破5.0肯定不是问题。”伍德鲁夫也补充道,“我会要求项目组,在第二次测试前对推进剂进行重新配方测试,争取提升一些性能……”

“……”

“陶德,按原计划进行。用我们准备好的那份报告和数据。”普拉巴卡尔没有接话,而是换了个话题,“媒体那边已经按‘成功’定调了,国会和白宫需要的也是一次‘成功’。现在最重要的是平稳过关,争取时间和预算。”

她走到主控台前,俯身亲自检查那份即将被打印出来的“官方”测试总结报告摘要。

上面清晰地写着“峰值速度:~6.0马赫;命中精度:<5米CEP;验证了高超音速打击能力”。

“把原始数据封存,存档最高密级。除了我们和极少数核心人员,没人需要知道今天‘瞭望者’看到了什么。”她直起身,对伍德鲁夫说道,语气不容置疑,“当务之急是完成这份报告,然后递交五角大楼。”

“其他的么……以后再说。”


  (https://www.shudi8.com/shu/664684/2837427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